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他是隋唐时期著名画家,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开后世写意画先河,因其画技高超,被后世称为“画圣”。这位画家是(   )

A . 顾恺之 B . 阎立本 C . 吴道子 D . 郑板桥
2、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蕃会盟”“鉴真东渡”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 )

A .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 .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D . 中华文明的起源
3、这是一处著名的景观,在一千多个洞穴里面保存着大量的精美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这处景观应是(  )

A . 龙门石窟 B . 云冈石窟 C . 敦煌莫高窟 D . 秦陵兵马俑
4、这是一处著名的景观,在一千多个洞穴里面保存着大量的精美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这处景观应是(  )

A . 龙门石窟 B . 云冈石窟 C . 敦煌莫高窟 D . 秦陵兵马俑
5、“他创科举、凿运河,造福后世;他贪享乐、费民力,世人唾骂。”这个“他”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隋炀帝 D . 宋太祖
6、隋朝大运河共分四段,自北向南分别是(  )

①永济渠    ②通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 . ④①②③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④③②①
7、唐太宗曾说“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有感于此,他(  )

A . 重视农业 B . 虚心纳谏 C . 科举选才 D . 加强对外交往
8、如图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其主要功能应是(  )

A . 灌溉田地 B . 犁地翻土 C . 鼓风冶铁 D . 丝绸纺织
9、《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而她则遗言立无字碑,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但众多史家对她的统治总体持肯定态度,这主要是因为她(  )

A . 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 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增强 C . 发展了科举制 D . 重用有才能的人
10、如图是小明收藏的一枚钱币,经过同学们的认真判断,一致确认它发行于(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隋朝 D . 唐朝
11、在封建时代,想获取“秀才”“举人”“状元”这些功名,其主要途径是(  )

A . 参加科举考试 B . 辛勤劳动致富 C . 英勇作战立功 D . 经商成为巨富
12、下列对如图文物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 它见证了唐蕃友好交往 B . 它见证了唐朝的对外开放 C . 它见证汉匈团结友好 D . 它记录了遣唐使的来华
13、“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下列民族的首领在古代称作“赞普”的是(  )

A . 蒙古族 B . 彝族 C . 藏族 D . 维吾尔族
14、中国乐坛上活跃着不少如新疆的“阿凡提乐队”、藏区的“高原红”三姐妹组合、四川大凉山的“彝人制造”等少数民族演唱组合.这三个演唱组合所分属的少数民族其祖先分别是(  )

A . 吐蕃、回纥、六诏 B . 六诏、靺鞨、吐蕃 C . 回纥、靺鞨、六诏 D . 回纥、吐蕃、六诏
15、“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以上材料描写的中印文化交流使者是(  )

A . 张骞 B . 玄奘 C . 鉴真 D . 戒贤
16、假如小明能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他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 . 在赵州桥上散步 B . 读李白的《蜀道难》 C . 跟颜真卿学习书法 D . 跟岳飞一起出征
17、“(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导致以上和好局面出现的因素主要有(  )

A . 唐蕃会盟 B . 澶渊之盟 C . 靖康之变 D . 元朝建立
18、“(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导致以上和好局面出现的因素主要有(  )

A . 唐蕃会盟 B . 澶渊之盟 C . 靖康之变 D . 元朝建立
19、“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通过条约形式确认以大散关和淮水一线为分界的两个政权是(  )

A . 北宋与西夏 B . 北宋与辽 C . 南宋与辽 D . 南宋与金
20、“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通过条约形式确认以大散关和淮水一线为分界的两个政权是(  )

A . 北宋与西夏 B . 北宋与辽 C . 南宋与辽 D . 南宋与金
21、“人口多达百万,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中的这种景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

A . 秦朝咸阳 B . 西汉长安 C . 唐都长安 D . 北宋东京
22、“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有效统治辽阔的疆域,元朝实行了(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皇帝制 D . 行省制
23、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与时代特征是(  )

A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 . 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C . 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 D . 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24、某班级以“多彩的城市生活”为主题举办图文展览。下列城市图片与“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的介绍搭配最合适的是(  )

A . 秦朝咸阳     B . 唐都长安     C . 北宋东京     D . 元朝大都
25、《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的是(  )

A . 北民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 . 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 . 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 . 元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26、西藏正式成为行政区域,由中央政府对其任官吏、驻军队、查户口、征赋税是在(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27、“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历史上,以蒙古高原为发祥地建立起疆域辽阔的元王朝的君主是(  )

A . 李世民 B . 成吉思汗 C . 忽必烈 D . 赵匡胤
28、在某朝代的疆域示意图中,我们宿迁地区位于“河南江北行省”。这一朝代是(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元朝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贞观政要》

材料二:“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

材料三:某帝王与魏征讨论用人时说:“为事择官,不可粗率。用一好人,别的好人都来了;用一坏人,别的坏人都跟着进来。”魏征说:“这是对的。天下未定,主要用人的才干……天下已定,那就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能任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朕”指谁?据材料一分析他在位期间实行的民族政策,并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2)从材料二看,这位皇帝认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基于这种认识,他执政期间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措施?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3)材料三中的对话,表明这对君臣坚持怎样的用人标准?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

(1)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并简要指出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2)在科举制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各有何贡献?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3、

我国古代经济格局曾出现过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呈现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材料二图一中的“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图二“交子”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

(3)如果选用以上图片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确定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