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6.4 北京 同步训练
年级:八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4小题)
1、历史上,曾以北京作为京城的朝代是( )
A . 元、明、清
B . 唐、元、明
C . 宋、明、清
D . 汉、元、清
2、关于北京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
B . 西靠西山
C . 北依燕山
D . 濒临渤海
3、在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中,你认为下列建议可取的是( )
A .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 . 改造现代建筑为仿古式
C . 拆除四合院建高层建筑
D . 大力发展钢铁石化工业
4、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下列哪些做法不可取?( )
A .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B . 逐步用天然气取代居民生活用煤
C . 保护好文物、美化、绿化城市,发展旅游业
D . 大力发展钢铁、化学工业
5、北京目前面临的问题是( )
①城市人口迅猛增长 ②沙尘暴天气加剧 ③水资源匮乏
④交通拥挤 ⑤住房紧张 ⑥环境污染
①城市人口迅猛增长 ②沙尘暴天气加剧 ③水资源匮乏
④交通拥挤 ⑤住房紧张 ⑥环境污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⑥
6、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 )
A . 资源丰富
B . 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众多
C . 临海交通便利
D . 劳动力丰富
7、北京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单位,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的数量都居全国第一位,这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 )
A . 政治中心
B . 文化中心
C . 经济中心
D . 商业中心
8、下列旅游景点不属于北京市的是( )
A . 八达岭长城
B . 故宫
C . 颐和园
D . 承德避暑山庄
9、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城内建筑排列成( )
A . 正方形
B . 长方形
C . 环状
D . 棋盘状
10、北京工业的发展方向是( )
A . 大力发展钢铁等重工业
B . 大力发展服装,玩具等轻工业
C . 大力发展电子、通信等高新技术产业
D . 大力发展纺织、食品等轻工业
11、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下列古迹没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
A . 长城
B . 明清故宫
C .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D . 王府井
12、读“北京市地形剖面图(喇叭沟门——永定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横坐标表示海拔
B . 沿西北方向绘制
C . 西部地形为高原
D . 地势北高南低
13、北京的气候特征是( )
A .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B . 全年高温多雨
C .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D . 全年炎热干燥
14、下列不属于北京市面临的发展中的问题是( )
A . 沙尘暴
B . 水资源缺乏
C . 人文环境问题
D . 水土流失
15、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按地形区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南部
B . 按干湿地区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
C . 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
D . 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主要是一个重工业城市
16、北京城区的城市布局呈现出( )
A . 放射状
B . 同心圆环状
C . 同心圆环与放射状相结合
D . 棋盘状
17、北京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在( )
A . 北京大学
B . 清华大学
C . 王府井
D . 中关村
18、北京的传统民居是( )
A . 四合院
B . 竹楼
C . 窑洞
D . 土坯房
19、反映老北京生活气息和人们日常生活及文化传统的建筑( )
A . 鸟巢
B . 天安门
C . 故宫
D . 四合院
20、目前,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 )
A . 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B . 国家首都、工业城市、文化名城、中心城市
C . 经济中心、商业城市、现代城市、旅游城市
D . 经济中心、工业城市、现代城市、信息城市
21、北京降水最多的季节是 ( )
A . 冬季
B . 夏季
C . 春季
D . 秋季
22、北京古城址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气候
B . 战争
C . 地形
D . 水源
23、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届时我国将在背景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以示庆祝.这一事实反映了北京是我国( )
A . 经济中心
B . 政治中心
C . 文化中心
D . 交通中心
24、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如图中四幅气候资料图最能反映北京市气候特点的是( )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
读北京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所在的纬度 、经度 ;
(2)与北京相邻的省区: 、 ;
(3)图中L 海,H 河,① 市;
(4)北京位于 地区, 地形区,气候类型是 气候,植被类型是 ;北京地势 ,河流流向 ;北京是全国 中心、 中心和 中心.
2、
运用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 北京市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三 北京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3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在世界各国首都中居百位之后,现在北京主要供水源地密云水库的来水量日益减少。
(1)材料一中,平原A是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B是 。
(2)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分析北京的地势特点是 ,请说明判断的依据 。
(3)根据材料二,北京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填字母) (3)
A . 高温和多雨在同一季节
B . 终年高温
C . 全年少雨
D . 冬春季节降水丰沛
(4)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说明困扰北京城市发展的问题是?针对这一问题,请提出一项解决办法?
(5)从北京郊区的水库打捞一吨活鱼,要运到北京城,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6)2012年3月,山东济南的人大代表乘火车到北京参加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图中数字代表的铁路线中, 是最便捷的。(填图中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