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石林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50小题)
①颜真卿 ②柳公权
③张择端 ④吴道子








二、填空题(共3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李白 药圣
《静夜思》 杜甫 诗圣
《维摩诘像》 吴道子 画圣
《千金药方》 孙思邈 诗仙
藏族 南诏
维吾尔族 回纥
彝族和白族 吐蕃
辽国(契丹) 耶律阿保机
北宋(汉族) 赵构
金国(女真) 赵匡胤
西夏(党项) 完颜阿骨打
南宋(汉族) 元昊
三、综合题(共2小题)
读图
A:(北达)涿郡指今 ,B:(南至)余杭指今 。
(5)
(6)
四、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逐渐外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等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度也对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产生过影响。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所用的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无疑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材料二: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温,……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朝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
两宋时期,人们普遍称赞江南的富庶,到了北宋后期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
南宋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农业发展、手工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贸易兴盛。
材料三: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A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B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
B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D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经验
E“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 F南方统治者重视开发
A、农业繁荣 B商业繁荣
C、手工业繁荣 D、海外贸易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