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选修2专题一第二节斯密的政策主张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思想政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9小题)

1、“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成熟、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斯密的这段话    (      )
A . 强调的是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B . 说明斯密重视分工对于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C . 强调了分工对于增进国民财富的作用 D . 反映了他所处的工场手工业时代生产发展的要求
2、斯密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人们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社会利益是如何得到的呢?斯密认为(     )
A . 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 B . 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 C . 要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D .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
3、亚当斯密按国家职能把支出费用分为(    )

①保卫本国不受侵犯           
②保护社会成员财产和人身安全

③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贸易     
④建设和维护公共事务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4、假如甲国在生产小麦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乙国在生产布方面有绝对优势,现在两国参与国际分工,甲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小麦,乙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布,在两国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同的情况下,两国发生对外贸易。根据斯密的观点可能带来的结果是(     )
A . 两国均可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B . 甲国获利,乙国亏本 C . 乙国获利,甲国亏本 D . 两国都不能获得利益
5、亚当•斯密的分工和交换思想有(      )

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分工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③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 

④分工的发展受交换范围(市场大小)的限制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6、亚当•斯密这一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是(     )
A . 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B . 封建政治势力和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 . 启蒙思想在欧洲的流行 D .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达
7、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是指(      )
A . 上帝之手 B . 社会规律 C . 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 D . 无法被人看见的手
8、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   (      )
A . 因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的绝对差异 B . 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 C . 手工业工场正在向大工业过渡 D . “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9、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成本学说揭示了(      )
A .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B . 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 C . 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 D . 分工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10、下列对绝对成本学说的缺陷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   

②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③即使在所有产业的产品成本上均处于劣势的国家,仍可“劣中选优” 

④一国拥有“绝对成本优势”是非常特殊的情况,在现实中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1、斯密认为,提高资本的利用率最好的办法是    (       )

A .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 .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C .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D . 引导资本的投向
12、斯密所举的这一事例说明分工(     )。

A . 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 B . 能减少劳动工序 C . 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 . 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13、分工之所以能导致这样的结果,是因为 (      )。

 ①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  ②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  ③分工能减少一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工序  ④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4、斯密的分工和交换思想有  (       )

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分工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③分工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④分工的发展受市场大小的限制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5、在分工和交换的关系问题上,斯密认为 ( )
A . 分工决定交换 B . 交换决定分工 C . 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D . 分工产生交换
16、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来说,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斯密的上述观点(     )
A . 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B . 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C . 颠倒了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D . 明确提出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
17、浙江某市领导班子常用“无为而治”来概括他们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路。20世纪80年代,该市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创造宽松环境,推动了民营经济的繁荣。该市这一思路的经济学依据是 (     )
A . 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B . 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 C . 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 D .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得越少越好
18、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该市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政府开始更多地考虑“有为”,如出台保护民营经济得法规和政策、大力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该市商誉、通过规划引导民营产业合理布局等。这表现(       )
A . 社会主义经济必须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基础 B . 民营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扶持、规范与引导 C .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政府主要的经济职能 D .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二、简答题 (共5小题)

1、绝对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斯密说的“看不见的手”是什么?
3、斯密认为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并简要分析。
4、请你对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进行评价。
5、斯密指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生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和所得。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在这样的场合,像在其他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反而更好。如何评价斯密上述观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选修2专题一第二节斯密的政策主张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