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政治备考专题十九: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
年级:中考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①宪法只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某一方面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和普通法一样严格
①保证宪法的实施 ②消除社会上的违宪行为
③维护宪法的尊严 ④提高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不赞成。宪法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根本的问题 |
①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得到更好的维护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立法权
③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④实施家暴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二、材料分析题(共15小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抓住机遇谋发展】
玉林市委市政府根据党中央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5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加快玉林高新区、清华科技园建设
●加快“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
●抓好为民办实事工程,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参与东盟及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二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面霾伏】近年来,我国多次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多地PM2.5指数频临爆表,四川虽然地处西南,也有多个城市在重度污染城市排名中上榜,南充“榜上有名”。下图是四川某市PM2.5来源分析
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
材料二【人霾之战】对于雾霾天气,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污染防治:淘汰燃煤小锅炉,推进燃煤电厂改造,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等;国家还加强司法保障,最高人民法院设立了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环保法明确规定“对拒不改正的排污企业实施按日计罚”,对严重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材料三【人定胜霾】面对雾霾,很多百姓以“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等词来调侃自己无奈的生存环境和表明战胜雾霾的信心。人民网网友“论霾”说:能否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进一步落实治霾各方责任,消除百姓“心肺之患”,使APEC蓝成为新常态,人民翘首以盼。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材料一反应了什么问题?
- 材料二中国家高度重视环境问题,主要体现了我国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和哪一发展战略?该战略的含义是什么?
- 要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必须贯彻执行“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请回答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基本要求又是什么?
材料二:《丹东日报》报道:“2014年10月9日,气势磅礴的百人大合唱——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80周年大型音乐史诗《长征组歌》在元宝山公园唱响。《长征组歌》以深刻凝炼的语言、优美动人的曲调,颂扬了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把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2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迎来的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全国各地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的第14个“全国法制宣传日”。 “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材料二:“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有权不可任性”。
阅读上述时事材料,运用《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岁末,“汉语盘点2014"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
材料一法治可以建立规范秩序.使政治生活透明理性,人民真正站在政治舞台的中央:法治可以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在各方竞逐的市场领域维护公平的规则;法治替代了廷绵千年的人治传筑,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可能:法治可以规范、惩治恶性行为,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佳稳定器。
材料二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的首个国家宪法日,彰显了执政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竖定决心。为此,青岛市孝育局决定将12月作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月”,要求各学校组织开展宪法学习活动,以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分析说明题材料一:2014 年 10 月 20 日至 23 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重大任务等。2014 年 11 月 1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确定 12月 4 日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材料二: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2014 年 12 月 9 日,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站正式开通,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更广泛的途径。阅读以上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聚焦立法,感悟法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治是一种理念,启蒙思想家认为,要求孤儿才加强执行劳动的法律是不正义的。习近平指出,立法工作中不良倾向(指保护某些部门利益的倾向) 、争
权诿责(争权夺利,推脱责任)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地方利用法规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法治是一种制度。 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行政法规在起草的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法治是一种行动,饱受诟病的出租车改革,长期难有实质性进展,作为出租车改革“吃螃蟹”的城市,义乌市于 2015 年 5 月公布了《出租车行业改革工作方案》 ,小王的爸爸是出租车司机,对出租车改革方案有一肚子的话想说。
综合探究题(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背景材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为此,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认知】
材料一:下面是三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图片,请你认真观察并回答第(1)问。
【明理】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惩治腐败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先后有多位副部级以上高官被查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
【践行】
材料三:《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施行后,2015年5月7日,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公布,大闹亚航、强行打开飞机应急舱门、攀爬红军雕塑照相三起不文明事件的四个当事人“上榜”。
(a) (b) (C)
美好时代。
材料一:《我们的美好时代》歌词节选:天蓝蓝,岁月如歌,山水同唱;地宽广,国富民强,收获希望;梦已固,好事连连,好运长长;想成真,书写华章,日子旺旺;我们的时代在美好中畅想。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3日在北京闭会。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决定》规定,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同时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材料一:中学生小马在放学途中看到一伙社会青年在敲诈过往学生,他记下他们的相貌特征和去向后,立即打110报警,警方根据他提供的线索,很快将这伙不法分子绳之以法.回家后,他发现爸爸开的小旅馆对不要发票的旅客少收费,通过偷税漏税降低成本来吸引顾客,他马上意识到这是违法行为,立即劝阻了爸爸的做法并催促爸爸补交了税款。
材料二:24岁的单亲妈妈骑电瓶车撞了停靠在街边的一辆价值500万的宾利跑车后,没有走开而是默默等待车主,按规定她要付17万的修理费,但车主没被她没有逃避责任的行为所感动,了解她的情况后,不仅愿意放弃一切赔偿要求,还帮她修理了电瓶车。
第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从2016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宪法宣誓制度,会议决定各组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组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如图为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阅读材料,运用宪法的有关知识回答:
材料二:国家食药总局近日公布《食品召回管理办法》,于2015年9月1日起实行。该办法规定:食品生产者应当按照召回计划召回不安全食品,食品召回公告应当包括相关产品生产经营者的义务和消费者的退货及赔偿流程。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三、问答题(共2小题)
宪法是一国法律的“母法”。有人形象地将它比喻为“国家的资格证”和“政府开张营业的许可证”。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把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所以,有人说:宪法不是“闲法”。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这一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漫画:
请你运用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对这幅漫画的认识。
四、综合题(共3小题)
“任性”是2014年火起来的一个网络词语,其含义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我们青少年的成长道路应该“大道至简,花车不可任性.”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阅读些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