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模拟试卷

年级:高考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不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

A . v(NH3=2v(CO2 B . 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 . 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D .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2、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

 泡沫灭火器灭火

 B

 铁比铜金属性强

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

漂白粉漂白织物

 D

 HF与SiO2反应

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A . A B . B C . C D . D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液溴应保存于带磨口玻璃塞的广口试剂瓶中,并加水“水封”以减少其易挥发 B . 向Ca(ClO)2溶液通入CO2 , 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C .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 D . 氨气是一种诚性气体,可用P2O5或无水CaCl2干燥
4、如图甲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尿素(H2NCONH2 , 氮元素显﹣3价)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生成对环境无害物质的装置,同时利用此装置的电能在铁上镀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左向右移动 B . 铜电极应与Y相连接 C . M电极反应式:H2NCONH2+H2O﹣6e═CO2↑+N2↑+6H+ D . 当N电极消耗0.25 mol气体时,则铁电极增重16g
5、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12 H﹣1)( )
A . 标准状况下,22.4LCCl4所含的分子数为NA B . 1mol的羟基(﹣OH)与1 mol的氢氧根(OH )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A C . 常温常压下,在30g 的乙烷气体分子中,碳氢键的总个数为6NA D . 一定条件下,将2molSO2与足量的O2充分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为2NA
6、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K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 . 向氟化钠溶液中加入适量氢氟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c(F)>c(H+)>c(OH C . 25℃时,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相同时间内HA与Zn反应生成的氢气更多,HA是弱酸 D . 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减小
7、常温下向20mL0.1mol/L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NaOH溶液,其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由题可知HA为弱酸 B . 滴定终点位于c和d点之间 C . 滴定到b点时:n(Na+)+n(H+)﹣n(OH)+n(HA)=0.002mol D . 滴定到d点时:c(OH)>c(Na+)>c(A)>c(H+
8、常温下向20mL0.1mol/L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NaOH溶液,其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由题可知HA为弱酸 B . 滴定终点位于c和d点之间 C . 滴定到b点时:n(Na+)+n(H+)﹣n(OH)+n(HA)=0.002mol D . 滴定到d点时:c(OH)>c(Na+)>c(A)>c(H+
9、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SO42、HCO3、Na+、K+、Mg2+ , 所含离子的浓度均相等.为了确认溶液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OH)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88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g.关于原溶液组成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一定存在SO42、HCO3、Mg2+ , 至少存在Na+、K+中的一种 B . 为了确定是否存在Cl , 可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C . c(HCO3)=0.05mol/L D . 4.88g沉淀中含有3种成分
10、如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符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089

0.102

0.074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A . 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B . M与L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L>M C . 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 D . 单质与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Q>L
11、关于常温下pH均为12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氢氧化钠溶液 B . 将氨水体积稀释10倍,pH<11 C . 等体积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与足量氯化铁溶液反应,氨水产生的沉淀多 D . 将等体积的氨水和氢氧化钠用稀盐酸完全中和,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
12、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 .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石油经过分馏可制得汽油、乙烯等产品 C . 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 . 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

Q、R、X、Y、Z为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

①Q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②R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

③Y的基态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

④Q、R、Y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Q、R两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有机溶剂;

⑤Z有“生物金属”之称,Z4+离子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Q、R、X、Y、Z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化合物M的空间构型为       ,其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化合物N在固态时的晶体类型为       

(2)R、X、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3)由上述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与RY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       (写分子式)

(4)由R、X、Y三种元素组成的RXY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与NaClO溶液反应,生成X2、RY2等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Z原子基态时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Z的一种含氧酸钡盐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体内与每个Z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氧原子数为       

2、

电镀工业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毒废水,必须经过严格处理后才可以排放.某种含A离子(阴离子)废水在排放前的处理过程如下:

已知:9.0g沉淀D在氧气中灼烧后,产生8.0g黑色固体,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时,产生10.0g白色沉淀,最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除去氧气后,还剩余标况下密度为1.25g•L1的气体E 1.12L.

(1)E的结构式       

(2)沉淀D的化学式       

(3)写出沉淀D在氧气中灼烧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4)滤液C中还含有微量的A离子,通过反应②,可将其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原理       

(5)反应①为制得某种元素的低价X离子,试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是否可以用Na2SO3溶液来代替B溶液,说明理由       ,并设计实验方案证明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3、开发清洁能源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二甲醚(CH3OCH3)在未来可能替代柴油和液化气作为洁净液体燃料使用,工业上以CO和H2为原料生产CH3OCH3 . 工业制备二甲醚在催化反应室中(压力2.0~10.0Mpa,温度230~280℃)进行下列反应:

①CO(g)+2H2(g)⇌CH3OH(g)△H1=﹣99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3=﹣41.2kJ•mol﹣1

(1)催化反应室中的总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计算△H=      .反应原料来自煤的气化.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每生成1mol H2需要吸收131.3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该条件下,若反应①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0.6mol•L﹣1 , c(H2)=1.4mol•L﹣1 , 8min后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50%,则8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在t℃时,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的甲醇,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c(mol•L﹣1

0.46

1.0

1.0

此时刻v       v(填“>”“<”或“=”),平衡时c(CH3OCH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4)在(1)小题中催化反应室的总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CO的平衡转化率a(CO)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X代表      (填“温度”或“压强”)判断的理由是      

(5)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同时进行三个反应,发现随着起始投料比 的改变,二甲醚和甲醇的产率(产物中的碳原子占起始CO中碳原子的百分率)呈现如图2的变化趋势.试解释二甲醚产率和甲醇产率变化的原因:      
4、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1)将含SO2的废气通入含Fe2+(催化剂)的溶液中,常温下可使SO2转化为SO24 , 其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 . 上述总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写出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pH=3.6时,碳酸钙与硫酸铝反应可制备碱式硫酸铝[Al2(SO4x(OH)6﹣2x]溶液.若溶液的pH偏高,则碱式硫酸铝产率降低且有气泡产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3)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杀菌消毒剂.氯化钠电解法生产ClO2工艺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氯化钠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写出ClO2发生器中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      

③ClO2能将电镀废水中的CN离子氧化成两种无毒气体,自身被还原成Cl .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有机物G是一种“β﹣兴奋剂”,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写出化合物E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红外光谱显示含有三种官能团,其中无氧官能团与E相同,不含甲基

②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③苯环上只有4个取代基,能发生银镜反应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A . 化合物B生成C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B . 1mol化合物D最多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 . 化合物D生成E的条件为浓氯水/铁屑 D . 化合物G的分子式为C17H14Cl2NO3
(3)写出E+F→G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题中信息,设计以苯和CH3COCl为原料制备F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