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12:外力作用与地貌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8小题)

1、

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某河段示意图,回答。

该河段的主航道经过(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2、

读某河流上游某断面甲、乙两次洪水沉积物粒度分布曲线图,完成问题。

(1)当水流速度减慢时,洪水搬运的下列沉积物最先沉积的是( )

(1)
A . 粘粒 B . 细粉沙 C . 粗粉沙 D .
(2)据图推断,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2)
A . 与甲次相比,乙次洪水发生时间较早 B . 与甲次相比,乙次洪水持续时间较长 C . 与甲次相比,乙次洪水搬运的物质较多 D . 与甲次相比,乙次洪水流速度较小
3、

下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回答小题。 
 

(1)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 )

(1)
A . 冲积平原 B . 山麓冲积扇 C . 沙洲 D . 三角洲
(2)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

(2)
A . a处 B . b处 C . c处 D . d处
4、

国土资源部在广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种世界地质奇观—乐业天坑群(如图),读图完成题。

(1)形成“乐业天坑”的地质作用是( )

(1)
A . 流水堆积 B . 火山喷发 C . 流水溶蚀 D . 断裂下陷
(2)

图中各地貌形态与“乐业天坑”成因相似的是( )

(2)
A . B . C . D .
5、

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被称为波浪岩。下图为美国的波浪谷景观图,该旅游区每天只发放20张进入许可证,我国的陕北黄土高原上的靖边也有这种地貌分布。关于该地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映了形成该地层的时候气候湿热 B . 波浪谷是内力和外力作用的结果 C . 红黄相间的地层一般是海相沉积形成的 D . 美国限制进入人数,是由于景区开发的范围太小
6、2012年7月24日,我国最南端的地级市——三沙市(约16°50′N,ll2°20′E)在永兴岛正式成立,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据此回答下题。
三沙市管辖区域的珊瑚礁地貌景观非常典型,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 海浪侵蚀 B . 流水堆积 C . 生物堆积 D . 生物风化
7、

下图为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的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1)
A . a——海浪侵蚀 B . b——流水侵蚀 C . c——风力侵蚀 D . d——冰川侵蚀
(2)b景观中的瀑布为黄果树瀑布,造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最强烈的季节是( )

(2)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8、

下图为“某河流河弯曲处的示意图”。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E地 B . 此河流位于南半球 C .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F地 D . 此河流位于北半球
9、

牛轭湖是平原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完成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转偏向力加快了对河流左岸侵蚀的速度 B . 牛轭湖往往出现在河流上游向下侵蚀强烈的地区 C . 北半球的牛轭湖一定出现在河流的右岸 D . 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促进了牛轭湖的形成
10、

下图为云南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景观图,塑造路南石林的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分别是(  )

A . 风力侵蚀岩浆岩 B . 流水侵蚀沉积岩 C . 冰川侵蚀变质岩 D . 海浪侵蚀沉积岩
11、

在我国西北天山、昆仑山等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常看到地表广泛分布着大量碎石的山体(见下图),该碎石的产生,最可能来自于(   )

A . 流水侵蚀作用 B . 冰川侵蚀作用 C . 温差导致的风化作用 D . 人为破坏作用
12、内力作用形成地表的“粗毛坯”,外力作用则不断地把“粗毛坯”进行再塑造,使地表形态更加多姿多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成语的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 )

(1)
A . 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 B . 水滴石穿——侵蚀作用 C . 泥沙俱下——搬运和堆积作用 D . 山崩地裂——风化作用
(2)

若下图为某一沉积层内的沉积物(颗粒)示意图,那么该沉积物的成因可能是(  )

(2)
A . 流水沉积作用 B . 冰川沉积作用 C . 海浪沉积作用 D . 风力沉积作用
13、

下图景观名为“佛掌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山麓地带。每当枯水期时,其附近河流中常有河沙出露,经强风年复一年地吹送,逐渐在河岸上形成了这一巨大、突兀的沙丘。据图文资料回答:形成“佛掌沙丘”景观的主要外力过程是(  )

A . 流水侵蚀一流水搬运一流水沉积 B . 风化侵蚀一风力搬运一流水沉积 C . 流水沉积一风力搬运一风力沉积 D . 海陆变迁一流水搬运一风力沉积
14、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

A . 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 . 暴雨形成的冲沟 C . 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 . 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
15、

造成下图岩石层层剥离、不断破碎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 . 风化作用 B . 侵蚀作用 C . 搬运作用 D . 沉积作用
16、

下图是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内“石鸟”的照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景观(   )

A . 反映荒漠自然景观特征 B . 由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 C . 形成受冰川侵蚀的影响 D . 岩浆岩的特点表现明显
17、

读世界某区域图,R河未能塑造出宽阔的河口三角洲。其原因最可能是(     )

①海潮顶托作用强  ②上中游地区森林水土保持作用强

③河口地壳的上升  ④河口泥沙被沿岸洋流向西北搬运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8、

红石滩景观,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我国多见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等雪山冰川附近。它的形成必须要满足一个条件:大量原生的石头(即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读红石滩河床景观图和冰川区水层分布图,上述材料表明(     )

A . 橘色藻喜低温,泥石流的周期性发生提供了原生石。 B . 人工整理河道过程中挖出的裸露卵石,不能称为原生石。 C . 红石滩分布区多发冰川泥石流,没有暴雨泥石流。 D . 从河谷上游到下游,组成红石滩的石块逐渐增大。
19、

在蒙古语里,阿尔泰山意为“金山”,历来以富金藏宝而闻名,有着丰富的黄金、铁矿、稀有金属及玉石;而这里的另一种“宝藏”----奇景迭出的花岗岩地貌,还不为很多人所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吉木乃“神石城”,一片造型奇特、规模宏大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区(如下图)。该地额尔齐斯河峡谷长约30公里,峡谷两岸绝壁对峙、石峰兀立。在绝壁上有时还会看到犹如凝固的瀑布一样的竖直沟槽,俨然有“石瀑布”奔流而下。有关“石瀑布”的主要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风力侵蚀、冰川刨蚀 B . 冰川刨蚀、重力崩塌 C . 流水冲刷、冰水冻融 D . 化学溶蚀、风力侵蚀
20、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地区地表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


A . 土层厚、植被多,蓄水能力强 B . 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 C . 年降水量较丰富,季节变化大 D . 人口密集,水田面积大,用水量大
21、

图所示岛屿面积约48700km2 , 分属两个国家,东部国家的该地首府是个只有3万人口的城市,但是人口的章节变化较大。岛屿西部年降水量高达2000~3000毫米;东部为降水较少,不足500毫米。据此读图,岛屿西侧海岸线曲折的主因,主要是由于( )

A . 流水作用 B . 冰川作用 C . 地壳运动 D . 海水运动
22、

下图所示的我国甲地区以盛产玉石、地毯、丝绸“三宝”闻名中外。其中,在该地以开采玉石最早,当时古人采玉的方法以河中 “捞玉”、“踏玉”为主。古人采玉的理想地,应分布在( )


A . B . C . D .
23、

读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图乙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 风力侵蚀 B . 风力堆积 C . 流水侵蚀 D . 流水堆积
24、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形是( )

A . 吐鲁番盆地 B . 黄土高原 C . 喜马拉雅山脉 D . 青藏高原
25、

下面左图为巴西兰索玛朗汉斯国家公园每年雨季出现的“白沙碧水”奇观(照片是面向北方拍摄的被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泊群),此地位于该国东北部的某河河口附近。右图是该地区降水资料,河口附近的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型沙丘,该风是(    )

A . 东南风 B . 西南风 C . 东北风 D . 西北风
26、

材料:台湾岛多火山、地震。岛上的河流虽短,但水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台湾的东部是高大的台湾山脉,最高峰玉山的海拔高达3997米。读图,在水流湍急的河段,河流地貌主要是( )


A . 冲积扇 B . 河漫滩 C . U形谷 D . V形谷
27、

在天然条件下,地表物质常常是粗细混杂的。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因此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就会先冻结,水就会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就会膨胀,使碎石产生移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就会产生分离,这种现象家们称之为冻融分选作用,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以下地区最易出现石环地貌的是( )


A . 青藏高原地区 B . 巴西高原 C . 南极洲 D . 亚马孙平原
28、

读长江某河段河床地质剖面示意图,推测一下,造成图中左右汊水深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有(   )

①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汊流水侵蚀作用强

②左汊河床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③右汉位于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

④左汊沉积物分布广,不易被侵蚀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下图所示)。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

(1)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

(2)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

(3)推断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为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夏季分布状况,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雨量仅140mm,冬季盛行偏北风。

(1)说出PQ、QR两段河谷地形的差异,并指出产生差异的因素。

(2)说明QR河段沙洲形成过程。

(3)分析甲地沙丘形成过程。

(4)有人提议在R处筑坝发电,你是否赞同?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12:外力作用与地貌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