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三吉台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 .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 m
C . 学生书桌高约200cm
D .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2、如图所示,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A .
B .
C .
D .




3、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里时,周围的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后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 . 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C . 冰和水的质量都不变
D . 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4、“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 .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依据声音的音调
B . 用高压锅煮饭﹣﹣利用降低气压,提高水的沸点
C . 打开锅盖看到“白气”﹣﹣汽化现象
D . 外科医生常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5、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 . 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液化
B . 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升化
C . 深秋的早晨,“雾凇”晶莹﹣﹣凝固
D . 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凝华
6、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则这辆小车( )
A . 在第1s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在这3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在这3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D . 只在第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7、“炖”菜是东北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 )
A . 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
B . 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C . 不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
D . 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的好坏,以下做法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是( )
A . 铁匠用锤打烧红的铁器
B . 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C . 顾客用手轻轻敲打瓷器
D . 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
9、盛夏,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B . 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C . 小水珠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D . 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0、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明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
A . 水的温度有关
B . 水的表面积有关
C . 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D . 水的质量有关
二、填空题(共13小题)
1、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搅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调小音量也减小了声音的 .
2、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 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 是运动的.
3、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某场馆里,演奏员正用乐器演奏乐曲.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 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还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
4、用久了的电灯泡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受热产生 现象,然后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 的缘故.
5、医生在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 ;在我国北方春季常会出现霜冻,为了防止插好的稻苗被冻坏,农民朋友们会往插好的稻田地里灌水,其目的是 .
6、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 ,此时两物体之间处于相对 .
7、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放到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 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8、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 后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9、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会冒“白气”是 现象;吃冰棍感到凉爽的原因是 .
10、长200m的火车以43.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京九线上,当它穿越1000m长的隧道时,所需的时间是 s;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 , 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 ,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11、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cm,14.71cm,14.82cm,14.73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 .
12、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13、2012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图所示.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小明早晨7点乘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小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为 km.
三、实验探究与作图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的.本实验采用的测量工具 和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 cm;tBC= s; vAB= m/s; vBC=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 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3、如图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
(1)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
(2)该物质在BC段处于 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
(3)此物质在BC段过程中 热,温度 ;
(4)整个熔化过程用了 min;
(5)CD段晶体处于 态,第8min晶体处于 态.
4、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得到了所示的图像,从图像可知 段表示的是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但需要 热,此实验所得水的沸点是 ,说明当时的气压 一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根据题意解答
(1)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同学们猜想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 (1)
A . 液体的温度
B . 液体的表面积
C . 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
D . 液体的种类.
(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量的酒精,把一杯放在阳光下,另一杯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 (填“A”、“B”、“C”或“D”).
(3)该实验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D.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方法.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如果有风,会感觉更冷.请你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五、自主学习题(共1小题)
1、我们学过匀速直线运动,但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更普遍的运动形式.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称之为匀变速运动,可以表示为
不变(△表示变化量),在物理学中,把这个比值叫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它是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若用v0表示匀变速运动的开始速度,经过一段时间t后,速度变为v1 , 则物体的加速度a= =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
(2)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开始时的速度是2m/s,运动2s后速度变为6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m/s2 .
六、综合分析与计算题(共2小题)
1、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时海水约有多深?用此方法能测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吗?你能说明理由吗?
2、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则: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