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华阳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

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                                       
A . 受到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 B . 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 . 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 . 为了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从“千耦其耕”到个体农耕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 各国的变改革 B . 磨制石器的广泛应用 C . 铁器、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D . 人类智慧的提高
3、在以下各项内容中,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最明显的区别是(  )

A . 会直立行走 B . 手脚分工 C . 过群居生活 D . 懂得人工取火
4、假如要去参观我国最早的人类遗址,那么你将去的省份是(    )

A . 陕西 B . 北京 C . 山西 D . 云南
5、江南地河湖密布、潮湿炎热,据此判断这里的河姆渡居民住的是(    )

A . 高楼大厦 B . 干拦式房屋 C . 半地穴式房屋 D . 窑洞式房屋
6、“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中国 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 . 中国人善于想象 B . 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 .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 .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7、公元前2000年比公元前1500年(    )

A . 晚500年 B . 早5000年 C . 早500年 D . 晚5000年
8、夏商西周区分尊卑等级是按照(    )

A . 血缘亲疏关系 B . 地域关系 C . 权力大小关系 D . 能力大小关系
9、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是(    )

A . 晋文公 B . 齐桓公 C . 秦穆公 D . 楚庄王
10、如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应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1、“退避三舍”的成语出自于(    )

A . 吴越争霸 B . 晋楚争霸 C . 秦朝统一中国 D . 刘邦项羽争霸
12、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连线错误的是(    )

A . 墨子﹣兼爱、非攻 B . 孟子﹣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 C . 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 D . 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13、“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加强国家控制的是(    )

A . 编制户口 B . 土地私有 C . 奖励军功 D . 奖励生产
14、根据甲骨文发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春秋 D . 战国
15、下面各项中,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

A . B . C . D .
16、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代表的是(    )

A . 儒家 B . 墨家 C . 道家 D . 法家
17、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在古今社会,下列符合孔子“仁”的思想的行为是(    )

A . 以强凌弱 B . 乐于助人 C . 以大欺小 D . 杀富济贫
18、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标准字体是(    )

A . 甲骨文 B . 大篆 C . 小篆 D . 楷书
19、根据你所学习知识,回答“约法三章”成语出自于(    )

A . 陈胜、吴广 B . 项羽进咸阳 C . 刘邦进咸阳 D . 文景之治
20、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根本目的是(    )

A . 恩赐同宗 B . 加强中央集权 C .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 . 树立皇帝权威
21、2003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你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    )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西域的物产传入内地 C . 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 . 丝绸之路的开通
22、2014年6月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A . 世界贸易组织 B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C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 . 上海合作组织
23、东汉后期农民起义的名称是(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绿林起义 C . 黄巾起义 D . 刘邦项羽起义
24、以下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 .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C . “神医”华佗制成了全身“麻沸散” D . 《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一计算机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25、《九章算术》的特点是(    )

A . 以例题为为中心 B . 以推理为中心 C . 用图形阐释理论 D . 以计算为中心
2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 . 《史记》 B . 《汉书》 C . 《春秋》 D . 《尚书》
27、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有(    )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②“唯才是举”重用人才

③实行屯田

④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28、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时间是(    )

A . 220年 B . 221年 C . 222年 D . 223年
29、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到江南地区主要原因是(    )

A . 北方长期战乱 B . 北方人口太多 C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 北方自然条件恶化
30、“北麦南稻”至今仍是我国老百姓的饮食格局,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不同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出现了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这是因为(    )

A . 南方人口增多 B .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 . 面食营养价值更高 D . 北方人口南迁后习俗逐渐交融
31、“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内迁开始于(    )

A . 三国时期 B . 东汉末年 C . 西晋末年 D . 南朝时期
32、被誉为是世界上首部农学“百科全书”的是(    )

A . 《三国演义》 B . 《史记》 C . 《齐民要术》 D . 《水经注》
33、如图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气韵高雅,飘逸潇洒,被誉为“天下第一”(    )


A . 隶书 B . 楷书 C . 行书 D . 草书
34、如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石窟艺术代表云冈石窟大佛(20窟),它位于我国(    )

A . 陕西省 B . 山西省 C . 河南省 D . 甘肃省
35、你一定去过茅山,下图是句容茅山上一个景观,图中人物是道家哪位代表人物?(    )

A . 孔子 B . 孟子 C . 老子 D . 庄子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雪》

请回答:

(1)毛泽东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

(2)西汉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这两位帝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这两位帝王为加强监察制度,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禁止用鲜卑语),一从正音。……。”──司马光《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文中的“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

(2)商鞅变法使国家强大了,那为什么还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

(3)秦孝公死后,商鞅最终被处死,可商鞅制定的新法并未废止,而是继续在秦国推行。你能分析一下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

(4)材料二中“魏主”是谁?材料中“一从正音”指什么事件?

(5)通过学习材料一秦国和材料二北魏变法,你认为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华阳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