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对于密度公式ρ=
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B . 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正比
C . 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
D .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
2、一只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气体密度为ρ0 , 用去
质量的氧气后,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

A . ρ0
B .
ρ0
C .
ρ0
D . 2ρ0


3、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运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 .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C . 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D . 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4、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C . 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
D . 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5、有关课堂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老师的讲课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 . 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C . 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
D . 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A、B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
A . 5:2
B . 2:5
C . 1:2
D . 2:1
7、小东用一个最多能装4kg水的塑料桶装满植物油,则桶内植物油的质量( )
A . 小于4kg
B . 一定等于4kg
C . 大于4kg
D . 可能等于4kg
8、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A . 3m
B . 4m
C . 5m
D . 6m
9、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遥控器调电视
B .
激光准直
C .
渔民叉鱼
D .
照镜子




10、用镜头焦距为10cm的照相机拍摄蝴蝶标本,蝴蝶标本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为( )
A . 大于20cm
B . 在10cm与20cm之间
C . 等于10cm
D . 小于10cm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
B . 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
C . 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
D . 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
12、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 .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 .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 . 水烧开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1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反射形成的
B . 路边电线杆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反射形成的
C . 电影幕布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
D . 红色的牡丹花由于只吸收其它色光,反射红光,所以它看起来是红色的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 . 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C . 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D . 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15、下列自然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A . 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B . 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C . 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
D . 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 的缘故.
2、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 镜,对太阳光有 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3、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他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是指响度的是 ;指音调的是 .(填序号)
4、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为85 (填上合适的单位),按这个速度走完255k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 .
5、超声波型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将水打散成细小的颗粒,再利用风动装置,将这些小颗粒吹到空气中,以改善室内湿度的一种装置,它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 .通过B超可获得人体内脏各器官的各种切面图形,这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 .
6、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图象,它的熔点是 ℃,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 min.
7、人工降雨可缓解旱情,在有利的气候条件下,用飞机或炮弹把干冰送入高空,干冰 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便 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 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填物态变化名称)
8、图中,表示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是其中的 图,矫正近视眼应配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9、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将 ,体积将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0、一瓶铭牌标上有5L的花生油,密度为0.94×103kg/m3 , 质量为 kg,这瓶花生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花生油的密度为 kg/m3 .
11、验钞机发出的 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 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
三、作图题(共6小题)
1、“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请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井中没有水)
2、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已知一物体A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划出它在镜中的像A′B′.
4、请在图中作出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时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5、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还有一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6、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根据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 ℃.
(3)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2、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时蜡烛和凸透镜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上方,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光屏向 (填“上”或“下”)移动;
(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为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 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 上(填一种器材名称).
3、某同学在实验室测量一块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观察到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应向 旋动平衡螺母.
(2)把金属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后,观察到横梁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调节 ,直到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游码的位置和右盘中的砝码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 g.
(3)把金属块浸没在装有50mL水的量筒中,这时量筒中的水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
4、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 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
(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 , 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 , 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 . 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
(3)按 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 (填“偏大”、“偏小”),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 | 倒出油的质量(g) | 倒出油的体积(cm3) | 油的密度(g/cm3) |
34.1 |
| 16.8 |
|
|
(4)上表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五、综合应用题(共2小题)
1、小兰骑自行车去书店,开始以2m/s的速度骑行了40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骑行了500m.求:
(1)她去书店用时多少min?
(2)她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2、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节水型洁具逐渐进入百姓家庭.所谓节水型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L以内的洁具.某家庭新安装了一套耗水量为5L的节水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次耗水量为9L.问:
(1)1000kg的水可供这套节水型洁具冲洗多少次?(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2)该家庭每月可节约用水多少千克?(设平均每天使用10次,每月以30天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