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政治备考专题三:消费

年级: 学科:思想政治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3小题)

1、数以亿计的人可在自家屋顶、田间建立一个小型发电厂,只要它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而且通过互联网和电网与世界连接相互交易”,这是“互联网+能源”的一个远景和行动。其重大意 义在于(  )

①每个人都可以是电力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②可以极大地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替代

③能源供给结构将实现电能化且价格十分低廉

④“互联网+能源”能全面推动各传统产业升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4%,低于7.5%的目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超额完成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目标。这意味着(  )

①我国经济结构更加趋于优化

②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

③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

④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创新驱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的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A . 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B . 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C . 违背了理性消费的原则 D . 违背了适度消费的原则
4、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统计,我国每天对塑料袋的使用量高达30亿个,其中仅用于买菜的塑料袋就达10亿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超市节能报告显示,全国超市行业每年消耗的包装袋价值高达50亿元人民币,其中以塑料购物袋为主。据有关部门测算,每生产1吨塑料,需消耗3吨石油。塑料袋废弃后,如果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如果掩埋地下,大约200年才能腐烂,会对土壤的酸碱度产生不良影响。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  )

①正是人们对塑料袋的需求,导致了塑料袋的大量生产和使用②应该大力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观念 

③塑料袋的大量使用违背了科学发展观 ④应增加塑料成本,提高使用塑料袋支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5、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拼族”中出现了各种“拼消费”,“拼消费”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现代模式的“精打细算”:“拼车”、“拼饭”甚至“拼房”。“拼车”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等等。这种时尚体现的精神(  )

①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②应成为每一个消费者追求的目标 

③有助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④不利于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②④
6、与漫画《“负翁”》所示意义相近的一组词语是(  )


A . 量入为出、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 . 计划经济、信贷经济、据理力争 C . 节衣缩食、借风使船、精明强干 D . 入不敷出、外强中干、超前消费
7、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倡导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为此,要求人们(  )

①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②抑制消费,由消费型社会向节约型社会转变

③反对超越现实条件和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

④坚持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绿色消费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8、某市一位服装店经理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小洞,使该裙无人问津。该经理将错就错,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心装饰以金边,美其名曰“凤尾裙”,此裙反而卖了高价。这位经理能够将一个偶然的失误转化为商机,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消费者的(  )
A . 从众心理 B . 求异心理 C . 攀比心理 D . 求实心理
9、中国人在消费上很爱面子,如住高档酒店、在高级餐馆用餐等。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  )
A . 由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 . 由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 . 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 . 由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10、分析漫画《代价》,回答:漫画中房子的购买者的消费方式属于(  )

A . 钱货两清消费 B . 贷款消费 C . 租赁消费 D . 绿色消费
11、2014年2月6日,据中国商务部监测,正月初一至初七(1月31日至2月8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约610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春节增长13.3%。出现这种消费市场火暴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B . 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 C . 适度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 D . 国家大力倡导适度超前消费
12、结婚时穿婚纱是现代人结婚的时尚,而婚纱往往是到婚纱摄影公司租用的而不是直接购买的。下列关于租赁消费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由于消费者使用次数有限,租赁消费更加便宜合算,避免浪费 

②其特点是商品所有权不变,消费者获得的是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③租赁消费是当今最流行的一种消费方式 

④租赁消费是商品所有权的暂时过渡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3、消费是整个经济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  )

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④加快生活消费品更新换代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4、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  )

A . 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B . 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C . 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D . 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15、钱货两清的消费与租赁消费的最大区别是(  )

A . 钱货两清的消费不能贷款,租赁消费有时可以贷款 B . 钱货两清的消费会发生所有权的变更,而租赁消费的所有权不会变更 C . 钱货两清的消费附带保修责任,租赁消费不附带保修责任 D . 租赁消费适用于大宗物品的消费,如租赁房屋,钱货两清的消费只适用于小件商品的消费
16、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增加居民消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②引起通货紧缩,导致物价飞涨

③导致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严重失衡

④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7、消费是整个经济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  )

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④适当拉大居民收入差距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③
18、酷暑难耐的盛夏时节,经常有人把室内空调温度调得很低,不料随后却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医学专家认为,将空调设置到26℃不仅是一个令人舒服且不易患病的最佳温度,而且有利于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提倡开空调不低于26℃属于(  )

A .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 . 环保消费、绿色消费 C .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D .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9、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这旨在( )

①合理引导消费需求,树立绿色消费理念  

②加大行政调控力度,抵制能源过度消费

③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④发挥经济立法作用,减轻机动车主税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针对日渐扩大的收入差距,我国有关部门正在试点建立低保、最低工资、基本养老金与物价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    )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②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③收入分配的平均化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④实现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21、某地市场有这样一种经济现象:柜台上名牌服装的售价虽然较高,但销售也旺盛;非名牌服装的价格虽然便宜且一再走低,但销售仍然平淡。对这种现象的分析具有合理性的是(    )

①非名牌服装只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着装需要,需求弹性小

②该地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对名牌服装有消费偏好

③非名牌服装存在低价恶性竞争,市场规模小

④该地居民在服装消费方面普遍具有攀比心理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22、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

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

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

A . ①→④→②→③ B . ④→①→③→② C . ①→③→④→② D . ④→②→①→③
23、2015年,依托手机社交应用,以微信、陌陌等社交工具进行产品展示与销售的微商突然火爆起来,这种新兴的社交商业,基于熟人关系链,销量并非评判商品好坏的第一标准,口碑是赢得信任的主要途径。微商店主随时随地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享有趣的东西,对好友的了解与信任会让商品更具可靠性。这一营销模式(       )

①发掘了社会交往中所蕴藏的经济价值

②以口碑和信任塑造商品质的商业产品

③不再把增加产品的销售量作为营销目的

④利用了从众和求实的心理来促进销售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24、2015年9月20日,吉林至图们至珲春高铁开通运营,将结束珲春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东北最美高铁”可谓一站一景,吉林松花湖、吉林拉法山、蛟河红叶谷、镜泊湖、敦化六鼎山、还有最美的长白山,一路上,景色美不胜收。吉图珲高铁的开通将( )

A . 加快旅游发展,确保经济增长              B . 改善出行方式,刺激消费需求 C . 替代公路消费,保护自然环境              D . 降低出行成本,提高消费水平
25、下边漫画反映了有些人在消费过程中存在(  )


①攀比心理中的“炫富”心理       ②重视物质享受,忽视精神追求

③盲目追求时尚与流行             ④追求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6、下面是甲乙两位关于买房的对话。甲说:“我终于把买房子的钱攒够了,在前几天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房子。”乙说:“我年轻时通过贷款买了一套大房子,终于在前几天还清了银行的贷款。”从甲乙两位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

A . 甲乙都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       B . 甲是生存资料的消费,乙是享受资料的消费 C . 甲是租赁消费,乙是贷款消费     D . 甲是钱货两清消费,乙是贷款消费
27、某日,张阿姨上街购买了如下商品:

购买商品

1千克鸡肉

1份报纸

1部iPhone 5s

1瓶酱油

消费类型

分析上表中的消费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发展资料消费、②享受资料消费、③生存资料消费、④钱货两清消费 B . ①生存资料消费、②享受资料消费、③发展资料消费、④钱货两清消费 C . ①生存资料消费、②发展资料消费、③享受资料消费、④钱货两清消费 D . ①钱货两清消费、②发展资料消费、③享受资料消费、④发展资料消费
28、一吨废手机,经过加工提炼后,能产生300到400克的黄金,500克左右的白银。我们要让大量可利用的废手机进入正规回收企业,让“城市污染”变成“城市矿产”。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

A . 可持续性消费 B . 保护消费者健康 C .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D .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29、2015年十一黄金周假期,某地文化旅游掀起高潮。人们看民俗展、逛书城、进影院,当地的文化一条街日流量超过30万人。上述材料表明(  )

①文化消费是居民最基本的消费

②当地居民的消费结构得以改善

③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④当地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变大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②④
30、喜欢网购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淘宝或天猫上购物,会先看销量,再看评价,往往会选择销量多的卖家下单,他们认为,“卖得多的商品,可信度高”。这种消费心理属于()

A . 攀比型 B . 求实型 C . 从众型 D . 求异型
31、试客是指那些走在消费者前沿的人群,在购物前,他们先从互联网上免费索取相关商家的使用赠品,经过仔细试用和与其他爱好者相互交流后才进行购买。试客的行为(   )

①有利于企业的品牌推广   

②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减少了商品的价值量     

④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32、小王在2015年“十一”举办婚礼。他在“春节”期间贷款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后来花了3万多元购置了家用电器,举办婚礼时为妻子租了一套婚纱。小王的这些消费方式分别属于(  )

A . 贷款消费、租赁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 B . 贷款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 C . 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贷款消费 D . 租赁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
33、杭州生产、出口日本、跨洋疯购到卖断货的智能马桶盖回中国,这“一只马桶盖的自由行”经历,是今年春节多达45万中国游客赴日消费近60亿人民币的一个缩影。由此可见(   )

①未来收入预期促使中国人海外消费量大增

②经济稳定发展使享受资料消费正成为主流

③盲目从众不可取,应树立理智的消费观  

④中国制造需转型,应积极培育民族品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

1、以下材料摘自某大学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材料一 总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800元之间,而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

材料二 大多数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少数大学生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

材料三 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1)结合材料一,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作出分析。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3)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提出一些消费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高中政治备考专题三:消费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