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中、四中、六中联考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
A . 先液化,后汽化
B . 先汽化,后液化
C . 只有液化
D . 只有汽化
2、站在河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 )
A . 鱼的虚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深
B . 鱼的虚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浅
C . 鱼的实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浅
D . 鱼的实像,较鱼的实际位置深
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 . 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 . 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D . 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4、把一块体积较大的冰放在一个容器中熔化,当冰全部化成水以后,可知( )
A . 变成水后质量和体积都减少了
B . 变成水后质量和体积都未变化
C . 变成水后质量未变,体积减少了
D . 变成水后质量少了,体积未变
5、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 6m/s
B . 6.25m/s
C . 6.75m/s
D . 7.5m/s
6、如图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
A .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
B .
在平静湖面上群山的倒影
C .
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了
D .
手影




7、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B .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 . 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 .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 .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 .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9、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 .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 .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 .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10、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 汽车、地面
B . 地面、汽车
C . 汽车、汽车
D . 地面、地面
11、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 . 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 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 . 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 . 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2、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
A . 星星在运动
B .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 . 地球在自转
D . 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13、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B . 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C . 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D . 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
1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 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 .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15、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 .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 .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 . 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二、作图题(共4小题)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作出光线穿过凹透镜后的路径:
3、如图所示,MN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画出来.
4、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2)该实验应选用 (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3)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
(4)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 ℃,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5)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他得出下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82 | 86 | 90 | 94 | 98 | 98 | 96 | 98 |
从记录数据看出,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min时的数据.
(6)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c)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
(7)熄灭酒精灯后,水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军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绘制的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
(1)操作前先要把烛焰、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并调整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烛焰的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
(2)由图甲中的信息,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 cm.
(3)若把烛焰由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向凸透镜靠近5cm,则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当适当的位置,光屏上才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如果实验中发现光屏上的像如图丙所示,在不移动光屏和透镜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 (填“左”或“右”)和向 (填“上”或“下”)移动可使像成在光屏中间.
(5)若换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烛焰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则光屏上
3、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 ,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2)
A .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
B . 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
C . 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由图可得老醋的体积为 cm3 , 老醋的密度是 g/cm3= kg/m3 .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该处海水的深度是多少?
2、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是3000厘米3 .
(1)试判断并说明该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
(2)如是空心,空心部分注满水,此金属球的总质量多大?
3、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质量;
(3)金属颗粒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