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30: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必须最先解决的问题是(   )

A . 河道的淤积       B . 水质污染 C . 地下水位的下降     D . 土壤盐碱化
2、

图为“甲、乙两个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读图。关于甲、乙两个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甲表示我国的中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粮食 B . 若甲表示我国的中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核电 C .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表示劳动力 D .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表示资金、技术
3、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途径有( )
①西气东输    ②西电东送   ③移民垦荒    ④建立有色金属基地
⑤ 建立以海盐为原料的化工基地 ⑥ 大力发展旅游业

A . ① ② ③ ⑥ B . ② ④ ⑥ C . ④ ⑤ ⑥ D . ① ② ④ ⑥
4、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是我国重点建设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以下关于这三项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西气东输工程既是资源调配工程,又是交通建设工程 B . 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重要措施 C . 西电东送的发电能源都是非可再生能源 D . 三项工程都经过了沪宁杭工业基地
5、西电东送可以缓解我国东部地区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原因是(   )

A . 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B . 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C . 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D . 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又能力改善环保条件
6、对于不发达地区来说,产业转移带来的不良后果是( )

A . 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 B . 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安置 C . 促进了乡村城市化进程 D . 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7、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
①华北平原供水极其紧张        ②因黄河水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
③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④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有余       ⑤主要为了减小长江的洪涝灾害 
⑥因我国的工、农业生产的重心将向北方转移

A . ①②⑤ B . ②③⑥ C . ①③④ D . ④⑤⑥
8、我国进行资源跨区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

A . 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 B . 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 C . 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资源 D . 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特征
9、

图中,箭头①②③④分别是(   )

A . 西电东送;西煤东运;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B . 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C .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磷北运 D .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10、

图为某国四地(四地相互之间大体等距离分布)某种重要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回答问题。

四地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11、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西电东送是指西部地区的水电和火电输往东部,图中有火电站分布的是(   )

A . ③④ B . ④⑤ C . ②③ D . ①⑤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启动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依据的是(    )

A . 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 B .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迅速增长 C . 我国东部地区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 D . 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有现成的输气管道可以利用
13、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

A . 促进东部地区改变能源结构 B . 促进东部地区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C . 有效改善大气环境 D . 有利于带动东部地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14、“东桑西移”是指我国将逐步把蚕茧主产区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蚕丝产业发展战略。“东桑西移”的原因主要是(  )
①东部地区桑园基地面积不断减少  ②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③带动东部地区的农业发展        ④稳定我国蚕丝产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5、南水北调的东线、中线都可以到达的城市是(  )

A . 北京 B . 天津 C . 烟台 D . 威海
16、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
①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
②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③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17、

下图为“世界汽车产业的三次转移位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第一阶段从北美洲转移到欧洲 B . 二阶段从甲转到乙是因为甲地资源枯竭 C . 丙地吸引汽车转移的优势有科技进步、市场广阔 D . 汽车发展历史最为悠久的为北美地区
18、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目前出现了部分工业向周边地区的“二次转移”,如(    )

A . 汽车制造工业 B . 普通陶瓷制造 C . 高级时装制造 D . IT软件产业
19、2004年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的起止点是(   )。

(1)
A . 准噶尔盆地—长江三角洲 B . 塔里木盆地—长江三角洲 C . 准噶尔盆地-珠江三角洲 D . 塔里木盆地—珠江三角洲
(2)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   )。

(2)
A . 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 . 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钢铁、水泥土建、机械、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C . 提供大量劳力和资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D . 解决西部能源紧张问题
20、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1)
A . Ⅰ、Ⅱ B . Ⅰ、Ⅲ C . Ⅱ、Ⅳ D . Ⅲ、Ⅳ
(2)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2)
A . 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 . 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 . 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D . 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3)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3)
A . 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 . 有利于该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C . 改善其航运条件 D . 减小洪水危害
21、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  )


A . 地下水水位上升 B . 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C . 土壤次生盐碱化 D . 长江河口海水倒灌
22、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1)
A . 地形类型 B . 人口分布 C . 城市分布 D . 交通线路
(2)西气东输管道经过山西和陕西,其主要目的是(  )

(2)
A . 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 B . 该地区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多 C . 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 D . 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
23、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图1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1)
A . 市场规模 B . 劳动力成本 C . 原材料成本 D . 技术水平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2)
A . 市场规模大 B . 技术水平高 C . 劳动力素质高 D . 基础设施水平高
(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

(3)
A . 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 . 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 . 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 . 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24、

川气东送是继西气东输之后中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对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图及有关知识,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

①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运输线路短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⑤ C . ①②④ D . ③④⑤
25、

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 . ③④⑤ B . ①②⑤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6、

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与东线相比,中线工程的特殊影响是 ( )


A . 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长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 . 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 . 更有利于保障水质 D . 解决了北方水资源紧缺的威胁问题
27、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 B . 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区提供电能 C . 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 D . 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是山西,最大输入省市是广东
28、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

A . 缓解能源紧缺 B . 改善水体质量 C . 促进减排除污 D . 保证能源安全
29、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面临产业合作和结构优化升级、完善产业转移和承接等重要任务。目前长江中、上游地区产业承接采取措施合理的是(    )


①提高人口素质    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③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④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0、

京津冀地区产业和发展条件存在互补优势,北京、天津、河北之间存在着产业与技术,工业最终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等的流动、迁移。读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示意图(图7),图中数字代表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等的是(  )


A . ①⑥ B . ②⑤ C . ③④ D . ④⑤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30: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