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31:区域农业发展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8小题)
①河湖广布,水系稠密 ②地势低平,土质黏重
③交通落后 ④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
右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养羊业“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生产模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农牧业形成良性发展 ②草原载畜量极大提高
③城市人口大量迁入 ④牧区抵御灾害能力增强
⑤农业生产更适应市场变化 ⑥吸引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收获期降水量少,光照条件好 ②土壤肥沃,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③降水多,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④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2)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光热充足 ②肥沃的土壤 ③低廉的劳动力价格 ④先进的保鲜技术
①A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B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增加人均耕地面积
③C地区要注重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D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1)
(2)
(3)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评价类别 | 农作 物A | 农作 物B | 农作 物C | |
满足 程度 | 热量满足率 | 22 | 22 | 16 |
水分满足率 | 79 | 84 | 84 | |
土壤养分满足率 | 84 | 84 | 84 | |
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 | 76 | 29 | 42 | |
资源 利用 率 | 光合潜力利用率 | 11.3 | 4.4 | 4.5 |
光温潜力利用率 | 51.0 | 20.2 | 29.0 | |
气候潜力利用率 | 64.2 | 24.1 | 34.7 | |
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 | 76.4 | 28.7 | 41.4 |
读图,B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
下图为“我国各大农业区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上海复旦大学学生顾某,毕业时主动放弃“白领”工作回到农村,结合所学知识和当地农业特点,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生意越做越红火。读该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图(下图),回答问题。
(1)
(2)
在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wu)源,有一古村落地形外貌竟然酷似耐克的标志,人们戏称之为“耐克村落”。其房屋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山崖,梯田环绕,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作物。每当日上山头,老式民居与晒架上丰收成果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篁(huang)岭晒秋”。根据材料和图示,下列农产品最不可能出现在当地居民房顶和晒架上的是( )
宁安市是黑龙江省唯一蔬菜出口示范基地县(市),建有黑龙江省首个内地对俄国国际物流园,每年有大量的蔬菜出口俄罗斯。近年来,宁安市越来越多的农民到俄罗斯从事蔬菜种植,随着俄罗斯远东地区新的“菜篮子”基地的形成,宁安市“北菜南运”逐渐升温,成为蔬菜销售新渠道。下图示意宁安市位置。宁安市农民到俄罗斯远东地区从事蔬菜种植,主要是因为( )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关于乙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我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下图是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①气温年较差大 ②降水较丰富 ③夏季高温 ④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⑤气温日较差大
(2)
从20世纪90年代起,新疆开始大规模发展番茄种植、加工业,番茄的生产加工能力占到全国近90%,番茄酱的出口,为新疆农民增收和特色产业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下图为“新疆2001~2007年番茄产量和面积的变化图”。
①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
④科技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2)
下图为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图,读图回答问题。
(1)
(2)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M区域发展商品粮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读下图,对本区农业资源的利用,下列方式合理的是( )
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调整棉花生产布局,提出“南方稳定,北方发展,新疆大发展”的指导方针。90年代以来,新疆的棉花产业发展迅速,棉花总产、单产、调出量连续19年位居全国首位。新疆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其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
读世界两个区域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最不利的自然条件分别是( )
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多地农村涌现农特基地,形成上游农产品生产一中游农产品加工一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并引入“互联网+”形成新的运营模式。完成下列各题。
①提高人口迁出率 ②加快城镇化进程 ③加快交通运输建设 ④提高老龄化人口比重
(2)2016年4月12日,农业部发布《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认识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图为我国大豆主产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图当中有我国华北地区特殊的耕作方式,称谓“垄槽耕作”,即在第一年将作物种在高起的垄上,第二年则将原本的垄挖成槽,作物仍种于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二、综合题(共3小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12年2月9日,《农民日报》报道,2011年海南农业生产获平稳较快发展,全省农业完成增加值65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成绩斐然。
材料2:海南岛热带高效农业分布图。
①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②加快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开发 ③保护森林,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④大力发展夏季瓜果蔬菜生产,成为我国夏季果蔬基地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阴影部分是渭河以北、黄土高原边缘的“旱腰带”地区,该区域十年九旱,许多县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农学专家经多年努力培育出了与旱塬相适应的小麦良种,亩产由20世纪60年代的61.1公斤逐步提高到现在的450多公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芒果属于热带水果。芒果树喜温耐旱。芒果生长的有效温度为18~35℃,在-3℃时果树会冻灾严重。一般认为,北回归线是芒果栽培的北缘。
攀枝花市原来不产芒果。1996年农业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攀枝花得天独厚的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特征适合芒果种植、此后,芒果树在攀枝花市谷地两侧的山坡上栽培成功。
攀枝花市是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的芒果生产基地,生产的芒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攀枝花芒果一般比国内其他芒果产区晚熟1~2个月,9~11月才成熟上市。2014年,攀枝花优质晚熟芒果基地种植面积为30.6万亩,仅占全国的8%左右。近年来,攀枝花市建成了一些芒果深加工厂,主要生产芒果干。图甲为攀枝花地区位置图,图乙为攀枝花月平均气温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