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省泰州市第二附中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
雅鲁藏布大峡谷清冽的空气中,时不时回荡起黑颈鹤ɡāokànɡ 的鸣叫。黑颈鹤纤尘不染的翎羽划过苍穹时,冰川幽蓝的镜面中竟有它们mànmiào 的投影。
①愚者暗于成事, 。
② , 阴阳割昏晓。
③晓镜但愁云鬓改, 。
④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 ,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⑤古往今来,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能够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 , ”的良好心态。
⑥孔子所说的“ , ”体现了推己及人、为人着想的道德情怀,因而被镌刻于联合国总部,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①愚者暗于成事, 。
② , 阴阳割昏晓。
③晓镜但愁云鬓改, 。
④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 ,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⑤古往今来,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能够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 , ”的良好心态。
⑥孔子所说的“ , ”体现了推己及人、为人着想的道德情怀,因而被镌刻于联合国总部,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①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②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③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___________》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荷,清纯自然,宁静雅致。古往今来,绘画、摄影、诗词文章等随处可见荷的身影。请回忆“荷”专题学习过程中你所参与的活动。
上联:秋竹劲节风霜难侵,下联:
示例:梅,有人赞其香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有人赞其品格: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荷,
班级举办了“我眼中的荷”图片展,某同学搜集到一幅图片,拟题为“清风荷影”。你觉得他拟的题目好吗?说说你的看法。
二、阅读理解(共4小题)
《观书》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①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②。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③ , 烂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
【注】①胁,旁边,侧面。②秀出天半,神奇地挺立于半空中。③纷披,缤纷辉映。
①向时云里诸峰
②悬者植梯接之
③既登峰头
④非再至
例句:焉知其奇若此
(3)时 夫 仆 俱 阻 险 行 后
①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烂若图绣。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①不管多么优秀的人,总有所不足,有所不能,有所不及。一个政治家不可能处理好改革中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科学家不可能精通科学的每一个领域,一个企业家不可能占领每一个市场,一个文学家也不可能写好所有种类的作品,一个旅行家不可能走遍世界的每一个乡村……这就是任何一个人的不足。
②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专心致志地学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见异思迁、三心二意。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和自觉,常常以人为镜“照差距”,以事为例看不足,以己为训查过错,不断完善自我,修正自我,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少犯错误的人,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懂得自己的不足,就会懂得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和智慧来延伸你的能力,而不是孤芳自赏、自以为是,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
③不管多么富有的人,他所享用的物质资源总是有限的。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但他自己也只有一个普通的胃。【A】多么好吃的饕餮之徒,他大享朵颐之快也必须有间隙,否则就会消化不良。每一种生理享受都会餍足并严格遵守着过犹不及的法则。这说明一个人必须知足。
④知足既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心态。一个人一生的确无需享用过多的东西,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善待自己,不必活得那么紧张焦虑。【B】在功名利禄面前,坦然面对各种诱惑;在物欲横流之中保持平常之心、知足之心。这样才会使内心和谐快乐,“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外云卷云舒”。也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才可以不抱野心,不怀不切实际的幻想,才能心无旁骛地扛起肩上的职责,尽到自己应尽的本分,踏踏实实地去做成几件事。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说明自己在成长;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说明自己在成熟。成功不只是要善于抓机遇,而是要善于放弃诱惑。有所放弃,才能有所收获。每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毅然地放弃一切诱惑和不适合自己的目标、计划和行动。
⑤天地悠悠,人生有限。人不可能同时走上两条不同方向的道路,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明星的鲜花掌声和隐者的清逸自在……总之,不可能把所有好处都占完。知足,就是知生命的缺陷,知人生的“不足”;知“不足”,就是“知足”。
(选自2013年3月16日《渤海早报》,有删改)
【材料】秦始皇筑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他自己也只是一个五尺之躯。
有一天,对面邻居在楼道里放了很大的一盆花。看样子好像是要扔掉。我是个爱花之人,况且新搬来这个楼没多久,家里还没有置办一盆花,便想把它要来。我试着去敲那家的门,门开了,一个穿着睡衣的男人好像没睡醒的样子,一张脸仍然被好梦和恶梦纠结着。
“不好意思打扰你了,我是对面新来的邻居,来和您打个招呼。”
“哦,你好你好。”他使劲甩了甩脑袋,试图把瞌睡虫赶跑。
“我想问问您,门口的这盆花,是否可以送给我呢?”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微笑着说:“当然当然,如果喜欢你就搬回去好了。”
我乐不可支。他主动帮我把那盆花抬了进来。
我围着那盆花,搓着手,呲着牙,左看看,右瞧瞧,哪点也不像有病的样子啊,疑惑着那家人为什么要把它扔掉呢。
不一会儿,我听到有人敲门,我开门看到是对面的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喷壶,对我说:“我家里有好几个浇花的小喷壶,我刚才看你家里没有花,知道肯定没有这个,省得你买了,送你一个。”我连声道谢,这邻居,真是热心肠的人。
又过了没多大一会儿,又敲门了。我开门,看见还是他。
“不好意思啊,打扰你休息了。”他说,“那盆花吧,这两天有点生小虫子了,明天你去花店买点驱虫药啥的,免得你家里到处都是那种小飞虫。”
我不禁感慨,这年头,有这样热心的邻居还真是太少了。我是多么幸运,能与之为邻。
妻子回来,看到这盆花儿,喜欢得不得了,问我花多少钱买的,我说是对面邻居家要扔掉,我要回来的。
“真是个不爱花的人,这么好的花,怎么说扔就要扔掉呢?”妻子一边用纸巾轻轻擦拭花的叶子,一边小声嘟囔着。
“就是啊,谁像你,简直就是个花痴。”我取笑她。
就在这时,我听到对面有人敲门,继而听到了一段令我脸红的对话。
“老公,给我开门,我忘记带钥匙了。”
门开了。
“老公,你把花搬回去了?”
“没有,那盆花让我送给对面的邻居了,他刚搬来,家里一盆花都没有,人挺好的。”
“那可是我最喜欢的一盆啊,你怎么能送人了呢?我让你把它放到楼道里,是为了让它散散身上的霉气。没想让你送人啊。”
“没事,只要都是爱花的人,花放在哪里不是都一样呢?”
“唉,你呀,就知道自作主张。算了,送了就送了吧,总不能再去要回来。”
……
我愣住了,原来人家并没有准备扔掉啊,这事弄的。我的脸红得像灿烂的晚霞,妻子却乐得前仰后合。
“把花还给人家吧,如果人家为这个事吵起来就不好了。”妻子说。
可是我真的挺舍不得的,如果当做没听见,不就完了吗。得,不管了,要送也明天再说吧。
“咚咚咚”,又有人敲门,唉,这一天啊,这门还没消停过。
我通过门眼看过去,看到是对面的两口子。我想完了,这女的一定是要她的花来了。
我开门,那女的一脸笑容说道:
“这盆花啊,挺不好养的,我这个本上记录了一些它的习性,你们看看吧,希望能有点用。”
“谢谢,谢谢……”我和妻子着实有点慌了,竟然忘了请他们进屋来坐。
“对了,忘了告诉您。”在她关门的刹那,又一次探出红扑扑的脸来,“那盆花啊,估计要开花了,这几天不能浇太多的水……”
转身回来,看着那盆花,我和妻子无形中竟感到了一种责任和压力。这不仅仅是一盆花,更是一颗有些偏执的爱花的心啊。
仔细看看那花,确实全身都胀满了花蕾,虽然还没有开花,而我们似乎已闻到了浓浓的花香,在满世界蔓延开来。
(选自《青春岁月》2012年第7期,有改动)
(“我”敲邻居家门)邻居送花→(邻居一敲“我”家门) →(邻居二敲“我”家门) →(女邻居敲自家门) →(邻居三敲“我”家门)
①说说下面这句话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这不仅仅是一盆花,更是一颗有些偏执的爱花的心啊。
②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链接】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陆蠡《囚绿记》)
本文中画波浪线的两段和上面的链接材料都写了人们对花对绿的喜爱。请你分别说说它们在文章中各有什么作用。
《蔓延的花香》:
《囚绿记》: 。
三、作文(共1小题)
人的内心就是一座“能量场”,“正能量”指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每个人的内心都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坚韧、善良等正性能量。对于人生而言,“正能量”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请以“激活我的正能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