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8小题)

1、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
A . 1.5伏 B . 3伏 C . 24伏 D . 220伏
2、书包背带做得较宽是为了(   )
A . 增大压强 B . 减小压强 C . 增大压力 D . 减小压力
3、在图所示的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喷水枪   B . 注射器   C . 人耳半规管   D . 离心式水泵
4、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15牛、5牛,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
A . 5牛 B . 10牛 C . 15牛 D . 20牛
5、在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后电压表测灯L1两端电压的是(   )
A . B .    C . D .
6、如图所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同种金属棒AB和CD连接在一起后接在电源两端.关于AB和CD的电阻R及两端电压U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RAB>RCD , UAB<UCD B . RAB<RCD , UAB<UCD C . RAB>RCD , UAB>UCD D . RAB<RCD , UAB>UCD
7、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键S由闭合到断开时,电压表(   )

A . V1示数减小,V2示数减小 B . V1示数增大,V2示数增大 C . V1示数减小,V2示数增大 D . V1示数增大,V2示数减小
8、如图所示,A、B两长方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mA<mB、SA>SB、hA=hB).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为( )

A . pA<pB , FA=FB B . pA<pB , FA<FB   C . pA>pB , FA=FB D . pA>pB , FA>FB

二、填空题 (共7小题)

1、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 它表示每立方米冰的      是0.9×103千克.当冰熔化成水时,质量将      ,体积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教室里的电灯与投影仪之间是      连接(选填“并联”或“串联”).断开投影仪的电键后,教室内在使用的用电器的总电阻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通过日光灯的电流为0.3安,通电10秒钟,通过该日光灯的电荷量为      库仑.
3、著名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存在且很大.大气压强的数值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则是因为水的      越大,水对大坝的压强越大.
4、我国自行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可达7000多米.当它下潜到深度为1000米处时,海水对它的压强约为      帕(海水的密度近似取1.0×103千克/米3),海水对“蛟龙号”每0.1米2的外表面产生的压力为      牛.“蛟龙号”继续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我国自行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可达7000多米.当它下潜到深度为1000米处时,海水对它的压强约为      帕(海水的密度近似取1.0×103千克/米3),海水对“蛟龙号”每0.1米2的外表面产生的压力为      牛.“蛟龙号”继续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接在电压为9伏的电源上,通过它的电流为0.3安,该电阻丝的阻值为      欧.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伏时,其电阻为      欧,通过它的电流为      安.
7、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闭合后,电压表V无示数,已知电阻R1、R2中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

①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②现用一个完好的灯泡去替换电阻R2 , 则小灯      (选填“一定发光”、“一定不发光”或“可能发光”).

8、我们在学习新的物理量时,有时会采用类比的方法.如图(a)(b)所示: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有何关系时,我们可以利用同一水管,通过它的水流和水压之间的关系做类比.

(1)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对同一根水管来说,它两端的水压越大,通过它的水流也越      ,由此我们可以猜测同一导体,通过它电流和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可能是:      
(2)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发现,导体两端的电压大的时候通过它的导体的电流却并不一定大,请你思考分析并查找原因,下面的选项合理是        (2)
A . 电流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B . 电流其实与电压是无关的. C . 猜想得到的结论还需要更多实验来验证才具有普遍意义.

三、作图题 (共3小题)

1、重为20牛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2、根据图中所示的电流方向,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正确填进电路空缺处,填入后电阻R和灯L都工作且电压表测灯L两端电压.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当电键S闭合时,灯L1、L2都发光,且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四、计算题 (共4小题)

1、体积为5×103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该金属块所受的浮力F
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的阻值为15欧.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1安,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0.4安.求:

①电源电压U.

②电阻R1的阻值.

3、如图所示,均匀长方体甲和薄壁圆柱形容器乙置于水平地面上.长方体甲的底面积为3S.容器乙足够高、底面积为2S,盛有体积为5×1033的水.

①若甲的重力为20牛,底面积为5×1042 , 求甲对地面的压强p

②求乙容器中水的质量m

③若将甲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h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时,甲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p恰为水对乙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p的2倍.求甲的密度ρ

4、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铭牌已模糊不清,只能辨识出标有“2A”字样.电键S闭合后,滑片移到某位置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5安,电压表V2的示数为8伏.(电表量程可以改变).

①求电源电压U.

②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到某处,发现电流表A的示数已达到某量程的满刻度,且各元件都能正常工作,求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

③现用R0替换R1且能使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电路各元件都能正常工作,求替换的R0的最大阻值.

五、实验题 (共4小题)

1、

小王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所有元件均完好.他将电源(电压是1.5伏的整数倍)、待测电阻、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等串联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他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端点.刚闭合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图(a)、(b)所示.当他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时,观察到两电表的指针向相反方向偏转.他经过思考,求出了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他重新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时,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当他移动变阻器滑片到中点位置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在下表中.他继续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示数最大为0.28安.

①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欧;

②请根据上述他重新正确连接电路时的相关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电压(伏)

电流(安)

电阻(欧)

电阻平均值(欧)

1

      

      

      

      

2

      

0.24

      

3

      

0.28

      

2、为了研究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p与物体体积、质量的关系,小李和小华两位同学将质量和体积不同的物体分别浸没在盛有水的同一圆柱形容器中,并分别进行了实验.
(1)小李探究:△p与放入物体质量m的关系,于是选择质量不同、体积相同的三个物体,先后浸没在盛有水的同一圆柱形容器中,并测得△p . 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表一.

表一

实验序号

1

2

3

实验示意图

m(千克)

3.0

2.5

2.0

△p(帕)

2500

2500

2500

分析比较表一中△p和相关条件,可得:△p与m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小华探究:△p与放入的物体的体积V的关系,于是选择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合金物块先后浸没在盛有水的同一圆柱形容器,并测得△p . 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表二                                          表三

实验序号

1

2

3

4

实验序号

5

6

m(千克)

3.5

3.5

3.5

3.5

m(千克)

3.5

3.5

V(米3

3×103

6×103

9×103

12×103

V(米3

15×103

18×103

△p(帕)

3000

6000

9000

12000

△p(帕)

13500

      

①分析比较表二中的第三行和第四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浸没在盛有水的同一圆柱形容器中,      

②小华继续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三中.发现测得的实验数据与表二中的结论不符合,原因可能是      请填写实验序号6中的相关数据:△p      帕.

③若容器的容积为V , 底面积为S,在该容器中倒入水的体积为V , 将体积为V的合金物块浸没在水中,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所能达到的最大值△p水最大=      .(涉及的物理量均用字母表示)

3、为了研究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p与物体体积、质量的关系,小李和小华两位同学将质量和体积不同的物体分别浸没在盛有水的同一圆柱形容器中,并分别进行了实验.
4、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装置A可以用来探究      的规律;装置B可用来做验证      原理的实验;装置C所示正在做的是      实验.测量时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的仪表是      (选填“D”或“E”).

5、在“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中,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用量筒量出石块的体积如图2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      克,密度是      克/厘米3 . 对比“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测定物质的密度”两个实验,实验所用器材及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均      ,而实验目的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