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地理第二次综合训练试题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0小题)

1、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

如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1)
A . B . C . D .
(2)最有利于雾霾迅速消散的天气系统是(  )

(2)
A . 暖锋 B . 冷锋 C . 准静止锋 D . 反气旋
2、

下图表示某地近地面和高空的大气状况。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A,C的气压值分别是(  )

(1)
A . 1 026、1 008 B . 1 018、1 008 C . 1 018、1 016 D . 1 026、1 016
(2)此时,降水可能性最大的是(  )

(2)
A . A        B . B            C . C D .
3、

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如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 . 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 . 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 . 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2)下表气候资料最符合拉萨的是(  )

地点

1月气温(℃)

-3.2

5.6

-3.5

-8.7

7月气温(℃)

24.3

26.8

15

21.5

1月降水(mm)

6

24

5

2

7月降水(mm)

194

202

110

8

(2)
A . B . C . D .
4、

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这样,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共同的温度标准。可见,同一地点,四季必然长短不一;不同地点,同一季节并非同时始终。而且,并非到处都有四季。据此并读“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显示的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中入春日期最接近的是(  )

(1)
A . 兰州与西安 B . 呼和浩特与银川 C . 济南与太原 D . 天津与石家庄
(2)甲区域入春日期早于同纬度东部地区,对其解释合理的是(  )

(2)
A . 距海远,海拔低,风力小 B . 地势平坦,空气质量优良 C . 地形较封闭,云量小,日照强 D . 植被覆盖度高,温差变化小
(3)乙区域在七月的候温应(  )

(3)
A . 低于10℃ B . 在12℃左右 C . 接近15℃ D . 在16℃~22℃
5、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示甲、乙盛行风中(  )

(1)
A . 甲风七月最为盛行 B . 乙风一月最为盛行 C . 乙为西北季风,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地区 D . 甲为西北季风,由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
(2)在甲风盛行的季节(  )

(2)
A . 苔原带驯鹿向北迁徙 B . 新疆草原一片葱绿 C . 阿尔卑斯山雪线抬升 D . 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6、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

(1)
A . 西北风 B . 西南风 C . 东北风 D . 东南风
(2)该地最可能位于(  )

(2)
A . 印度半岛 B . 中美地峡 C . 中南半岛 D . 非洲西部
7、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某区域略图,下表为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读图表,回答以下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水量

盈余率

1.31

1.21

1

0.93

0.71

0.63

0.78

0.89

1

1.29

1.30

1.4

(1)根据图示信息,该地区位置及气候是(  )

(1)
A . 南半球 地中海气候 B . 北半球 热带草原气候 C . 南半球 热带草原气候 D . 北半球 地中海气候
(2)下列关于图示水库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12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 . 3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C . 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D . 9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8、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

(1)
A . 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 B . 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 C . 副高控制下天气——晴朗少 D . 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
(2)图中副高所处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

(2)
A . 1月份 B . 6月份 C . 8月份 D . 10月份
9、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1)
A . ①气候变暖 ②温室作用加强 ③气候变暖 B . ①气候变冷 ②温室作用减弱 ③气候变冷 C . ①气候变暖 ②温室作用减弱 ③气候变冷 D . ①气候变冷 ②温室作用加强 ③气候变暖
(2)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①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

(2)
A .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 B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C . 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D . 大气的温室效应加强
(3)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

(3)
A . 引起海平面下降 B . 腐蚀建筑物 C . 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D . 皮肤癌患者增多
10、

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统计。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

(1)
A . 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B . 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 C . 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 D .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明显变暖
(2)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  )

(2)
A . 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 . 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C . 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D . 强烈反射太阳辐射

二、综合题 (共3小题)

1、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37°48'N)

乙(36°54'N)

1月气温(℃)

9.3

4.7

7月气温(℃)

17.1

25.7

(1)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2、

气象部门制作天气预报的第一步是制作天气形势预报,即先对目前控制和影响预报区域的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变化等作出预报。如图为地面风预报示意图,根据形势预报,未来12小时低压将向东北移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即B站未来12小时将处于低压的后部,相当于原来A站所处低压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天气系统所在半球并说明判断依据。

(2)若未来该低压各部位强度变化不大,试描述B站锋面过境前后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3)假设气旋强度不变,当该天气系统由陆地移到同纬度海面时,试分析风速和风向会发生哪些改变?

3、

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2)澳大利亚西北部1月和7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两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地理第二次综合训练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