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省新八校联考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年级:高考 学科:物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甲、乙两个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t=0时乙在甲前方s0处,已知0﹣t1时间内乙的位移为s,则关于甲、乙的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如图乙所示,在AB间接入甲图所示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和二极管D1、D2给阻值R=20Ω的纯电阻负载供电,已知D1、D2为相同的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无穷大,变压器原线圈n1=110匝,副线圈n2=20匝,Q为副线圈中心抽头,为保证安全,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至少为U0 , 设电阻R上消耗的热功率为P,则有( )


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是光滑的,一根质量可忽略的刚性细杆两端分别固定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b,放置在半球面内,已知细杆长度是球面半径的 倍,当两球处于平衡状态时,细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θ=15°,则碗对两小球a和b的弹力大小之比是为( )
如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虚线1和2为等势线.a、b两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度从电场中M点沿等势线1的切线飞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在开始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以下说法不正确是( )
一长轻质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质量分别为mA=2kg和mB=1kg的A,B两物块,A,B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2,水平恒力F作用在A物块上,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
如图所示,质量为m、边长为L,回路电阻为R的正方形金属框,用细线吊住,线的另一端跨过两个定滑轮挂着一个质量为M(M>m)的砝码,金属框上方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的下边界与金属框的上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则在金属框从开始运动到整个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长直平板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架在一物块上,在平板上标出A、B两点,B点处置一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挡光长度d,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m;
②用直尺测量AB之间的距离s,A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1 , B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2;
③将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从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时间t1;
④重复步骤③数次,并求挡光时间的平均值 ;
⑤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摩擦力f和斜面倾角的余弦值cosα;
⑥多次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②③④⑤,做出f﹣cosα关系曲线.
①滑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f= .
②若f﹣cosα关系曲线的斜率为k,则动摩擦因数可表示为μ= .
图示为多用表的不完整的示意图,图中还显示出了表内的电源E1和表内的调零电阻R0 , 被测电路由未知电阻Rx和电池E2串联构成.
①甲、乙两测试表笔中,甲表笔应是 (填“红”或“黑”)表笔;
②测电阻的倍率选择 (“×10Ω”、“×100Ω”、“×1000Ω”).将甲乙两表笔短接,调节调零电阻R0 . 使表针指到表盘刻度的最 (填“左”或“右”)端;
③在测试表笔乙已接触被测电路右端的前提下(见图),测试表笔甲应接触被测电路中的 (填“a”或“b”)点;
④.若测试表笔甲接触的位置正确,此时表针恰好指在图示的虚线位置,则被测电阻Rx的阻值为 Ω.
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4m/s顺时针运行,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现将质量m=2kg的小物品轻放在其底端(小物品可看成质点),平台上的人通过一根轻绳用恒力F=20N拉小物品,经过一段时间物品被拉到离地高为H=1.8m的平台上,如图所示.已知物品与传送带这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 , 已知sin37°=0.6,cos37°=0.8.
求:①物品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平台上所用的时间是多少?传送带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②若在物品与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瞬间撤去恒力F,求特品还需多少时间离开皮带?及物块离开皮带时的速度.
如图所示,相距3L的AB、CD两直线间的区域存在着两个大小不同.方向相反的有界匀强电场,其中PT上方的电场Ⅰ的场强方向竖直向下,PT下方的电场Ⅱ的场强方向竖直向上,电场Ⅰ的场强大小是电场Ⅱ的场强大小的两倍,在电场左边界AB上有点Q,PQ间距为L,从某时刻起由Q点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垂直射入匀强电场的带电粒子,电量为+q、质量为m,通过PT上的某点R进入匀强电场Ⅰ后从CD边上的M点水平射出,其轨迹如图,不计粒子的重力,试求:
三、选做题(共6小题)
如图所示为两列分别沿绳传播的(虚线表示甲波,实线表示乙波)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半径为R的固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横截面如图所示,O点为圆心,OO′为直径MN的垂线.足够大的光屏PQ紧靠在玻璃砖的右侧且与MN垂直.一束复色光沿半径方向与OO′成θ=30°角射向O点,已知复色光包含有折射率从n1= 到n2=
的光束,因而光屏上出现了彩色光带.
(ⅰ)求彩色光带的宽度;
(ⅱ)当复色光入射角逐渐增大时,光屏上的彩色光带将变成一个光点,求θ角至少为多少?

如图所示,AB为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与光滑水平轨道BC相连接,质量为m2的小球乙静止在水平轨道上,质量为m1的小球甲以速度v0与乙球发生弹性正碰.若m1:m2=1:2,且轨道足够长,要使两球能发生第二次碰撞,求乙球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取值范围.(sin37°=0.6,cos37°=0.8)
如图所示,AB为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与光滑水平轨道BC相连接,质量为m2的小球乙静止在水平轨道上,质量为m1的小球甲以速度v0与乙球发生弹性正碰.若m1:m2=1:2,且轨道足够长,要使两球能发生第二次碰撞,求乙球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取值范围.(sin37°=0.6,cos37°=0.8)
如图所示,在一圆形管道内封闭有理想气体,用一固定活塞K和不计质量可自由移动的活塞A将管内气体分割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温度都为T0=300K,压强都为P0=1.0×105Pa.现保持下部分气体温度不变,只对上部分气体缓慢加热,当活塞A移动到最低点B时(不计摩擦),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