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专题二十四:当代国际社会
年级: 学科:思想政治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①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
①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与价值观念
②通过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
③处理国际问题时主要根据伙伴国的利益制定政策
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①勇于承担国际道义责任②全面参与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③立足共同利益发展对外合作关系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②中国支持联合国进行的符合宪章精神的各项工作
③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全部活动
④中国全力支持联合国秘书长提出的联合国改革方案,为世界各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④我国切实维护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
②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③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
④维护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国外交活动的宗旨
①加强战略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②摒弃零和博弈,携手共建同盟
③坚持互助互荣,寻求共同发展 ④开展对话交流,推动文明互鉴
①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我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③维护共同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落脚点
④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发挥建设性作用
①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奉献与担当
②坚持并弘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③维护了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的权利
④奠定了南南合作的经济基础
①中国是一个维护和平、互利合作和负责任的国家
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④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力量④中国与中东各国在根本利益上存在着广泛的一致性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材料一 苏联解体后,原加盟共和国之一的A国建构了以三权分立为特点的政治体制,总统、议会和政府之间频繁发生权力之争,无休止的内耗让国家元气大伤,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欧盟东扩过程中,欧盟要求申请国按照欧盟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标准改造其政治经济体制。围绕入欧之争,A国地区间、民族间的矛盾逐步升级,国内分裂不断加剧。
材料二 2015年1月,A国东部地区冲突加剧。 虽然欧盟与美国在扩张西方势力的总体战略目标上是一致的,但面对A国危机,欧美主张各异。 欧盟力主以和平方式化解危机,与该国、俄罗斯磋商缓和紧张局势的方法。2月,长期政治解决A国危机及其东部地区停火的新协议得以达成,该国危机暂时缓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以下简称《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50个国家首批签字。
材料一:提高亚洲的发展能力,是中国倡导成立亚投行的宗旨之一。《协定》在宗旨中明确指出,将“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目前,亚洲基础设施市场已迈入膨胀式发展时期,每年需要大约8000亿美元投资,但美日主导的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注册资本分别只有约2200亿美元和1600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2014年批准的贷款金额只有135亿美元,远不能满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所需。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协定》签署仪式时表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离不开世界,中国也愿意为国际发展事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中国愿同各成员国一道,将亚投行打造成专业、高效、廉洁的新型 多边开发银行,共同为促进亚洲和世界经济繁荣作出贡献。
美国《国际商业时报》评论称,说服许多西方国家加入亚投行,本身就是中国的成功,是北京为试图成为“负责任、建设性的国际社会成员”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三、问答题(共3小题)
2013年9月5日中国新闻网载文指出,外交部发言人洪磊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称,中方作为六方会谈主席国,愿继续与有关各方一道,为推动尽早重启六方会谈、实现半岛无核化、实现半岛及东北亚长治久安不懈努力。
六方会谈走过的历程表明,六方会谈仍是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的现实有效机制,也是有关各方改善关系的重要平台。有关各方应继续坚持推进六方会谈进程,坚持9·19共同声明,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有关问题。
请运用“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的相关知识分析以上材料。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发展石油深海开采技术,积极参与竞争的依据。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四、综合题(共5小题)
材料一随着近年来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美国对我国与邻国的领土争端妄加干涉。我国沉着冷静,内外并举,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对外:我国一方面坚定地重申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外交,2013年中越在河内发表《新时期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对内:不为外部势力所动摇,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迈着坚定的步伐。
材料二在海上对中方企业正常作业进行非法强力干扰的同时,2014年5月中旬,越方还纵容其国内反华游行示威。数千越南不法分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在越企业进行打砸抢烧,残酷杀害4名并打伤300多名中国在越公民,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越方在海上的挑衅行动,中方保持了高度克制,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派遣公务船到现场保障作业安全,有效地维护了海上生产作业秩序和航行安全。
材料二:据统计,全世界约有28亿人每天的生活开支不到2美元,其中12亿人被认为是赤贫,他们每天的收入仅相当于1美元,这些贫困人口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材料二:党的十七指出:“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各国在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因此,他对这样的时代具备哪些特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时代以及这样的时代能否得以持续并未展开论述。有关专家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合作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材料二 能源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妥善应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复杂的国际能源形势,是我国必须长期面对的战略性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充足而稳定的能源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石油作为战略性资源和“政治性商品”,在国民经济和国际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避免供应风险,维护石油安全,在立足国内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发展替代能源、节能降耗的同时,我国积极开展多元化、合作、共赢的能源外交,不断加强与中亚、俄罗斯、东盟及非洲国家的石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