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周边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8小题)
1、下列选项中的物质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
A . 腺苷,ATP
B . 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C . 纤维素、脱氧核糖
D . 油脂、磷脂
2、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 . 大多数原核细胞体积小,体积与表面积之比也小,利于各项生命活动的完成
C . 蓝细菌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需氧呼吸
D . 原核细胞的DNA与周围的核糖体直接接触
3、如图①表示一盆植物放在一个有孔的盒子里,盆子不动,盒子一直在匀速缓慢转动;图②表示整个装置一起转动,且两个装置都处在单侧光的照射中,一段时间后,①和②所代表的植物生长情况是( )
A . 弯向光源 弯向孔
B . 弯向光源 弯向光源
C . 弯向孔 弯向孔
D . 弯向孔 弯向光源
4、下列措施不能减少酸雨危害的是( )
A .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B . 使用脱硫煤
C . 植物造林
D .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5、甲图表示细胞内某种多肽链的合成过程,乙图表示该种多肽链中有3个甘氨酸,且位于第8,20,23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
B . 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乙图中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是3条多肽和1个二肽
C . 该多肽释放到细胞外与细胞呼吸无关
D . 甲图中转录方向为从左往右
6、下列关于种群数量波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种群数量波动是指种群中的个体数量随时间在环境容纳量的上下波动
B . 种群的数量波动只与环境条件的改变有关
C . 只有波峰之间的峰值相同就可称为周期波动
D . 种群数量波动的研究对象位于正在演替的群落中
7、下列关于池塘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 缓解了种间斗争
C . 其层次性主要由水分决定
D . 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8、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的是( )
A . 2,4﹣D溶液的浓度
B . 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
C . 扦插枝条生根的总长度
D . 扦插枝条生根的数量
9、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用黑藻叶片直接制作装片观察叶绿体
B . 在进行多倍体育种时,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种子或幼苗
C . 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处理
D . 刺激蛙屈肌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元,肌肉能产生反射活动
10、下列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所有的动物细胞都一直处在细胞周期中
B .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的相同
C . 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的相同,但遗传物质完全不同
D . 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受精卵不相同,但遗传物质相同
11、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随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其对X,Y的抑制作用减弱
B . Y除了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C . 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含量低于正常值
D . Z结构的活动只受b激素的调控
12、下列关于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过程中,载体蛋白的形状会发生改变
B . 胞吞、胞吐的对象可以是液体和固体,也可以是大分子和小分子
C . 大分子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
D . 主动转运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
13、把新鲜的叶绿素溶液放在光源与分光镜之间,在光谱中可以看到最强的吸收区在( )
A . 绿光部分
B . 红光和蓝紫光部分
C . 蓝紫光部分
D . 黄橙光部分
14、任何家庭都希望生一个健康的后代,下列有关优生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红绿色盲症等
B . 家系调查是遗传咨询的重要步骤
C . 高龄孕妇所生孩子的遗传病发病风险明显增高,因此应当提倡“适龄生育”
D . 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15、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分化,细胞周期变长,代谢减弱
B . 细胞衰老,细胞周期变长,代谢减弱
C . 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代谢停止
D . 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变短,代谢增强
16、下表是某同学关于酶特性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步骤 | 项目 | 试管 | |
甲 | 乙 | ||
1 |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 2mL | ﹣ |
2 | 注入蔗糖溶液 | ﹣ | 2mL |
3 | 注入新鲜的蔗糖酶溶液 | 2mL | 2mL |
4 | 适宜温度下保温5min | ||
5 | 注入本尼迪特试剂 | 2mL | 2mL |
6 | 酒精灯隔水加热2min | ||
7 | 观察现象 |
A . 实验的自变量是颜色的变化
B . 应添加对酶和底物分别保温的处垤
C . 37℃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D . 实验结论是酶具有专一性
17、如图表示植物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产生量的相互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a点比较适合长期储存该器官
B . 在b点仍能产生少量的酒精
C . 若cd=ca时,a点氧浓度时厌氧呼吸强度是需氧呼吸强度的3倍
D . 该器官有可能来自油料作物
18、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凡是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病
B . 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病,患病的个体一定会携带遗传病基因
C . 遗传病是经遗传因素发挥作用的传染病
D . 遗传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
19、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
A . 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生殖隔离
B .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 .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不定向的
D .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20、在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的染色体片段排列顺序为
,“o”表示着丝粒.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后是
,发生的变异类型是( )


A . 重复
B . 缺失
C . 易位
D . 倒位
21、细胞免疫时,能分裂分化产生子细胞的是( )
A . 效应B细胞
B . 细胞毒性T细胞
C .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D . 辅助性T细胞
22、如图甲所示为某果蝇染色体及部分基因组成(等位基因D,d位于性染色体上),观察该果蝇某器官切片,发现了如下图乙、丙所示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器官是果蝇的卵巢
B . 丙细胞的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
C . 正常情况下,乙细胞中“?”的基因应该为d
D . 若甲细胞每个DNA分子均由3H标记,现将甲细胞置于不含3H的普通培养液中进行一次过程①所示的细胞分裂,则一个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有4条
23、各种育种方法或技术都有其优劣之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杂交育种中,出现所需性状后,必须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B . 单倍体育种是利用单倍体作为中间环节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可育纯合子的方法
C . 通过诱变育种,有目的地选育新品种,能避免育种的盲目性
D . 转基因技术人为地增加了生物变异的范围,实现种内遗传物质的交换
24、如图表示在一条神经纤维的箭头处提供一个足够强的刺激,兴奋进行双向传导,下列能表示该刺激发生后的某一时刻的神经纤维内外侧的电位是( )
A .
B .
C .
D .




25、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每个DNA分子都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
B . 每个DNA分子都是碱基对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
C . 每个DNA分子的脱氧核糖上都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 . 双链DNA分子的一段,若含有40个腺嘌呤就一定会同时含有40个胸腺嘧啶
26、如甲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 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乙图、丙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 表1记录得到丙图所示的双向电位变化曲线
B . 乙图②点时Na+的内流速率比①点时更大
C . 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丙图曲线正处于⑤点
D . 丙图曲线处于④点时,甲图a处正处于极化状态
27、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浓度镉和钙处理12天后,秋茄(一种红树林植物)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如图(注:气孔导度即气孔开放程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增大,秋茄的净光合速率降低
B . 低浓度钙能促进镉对秋茄的胁迫(环境对生物体所处的生存状态产生的压力)
C . 在相同且适宜光照和温度下,镉浓度5mg/L,钙浓度400mg/L时秋茄叶肉细胞中ATP,NADPH的产生速率大于镉浓度0.5mg/L,钙浓度Omg/L时的产生速率
D . 秋茄对土壤中铜、镉、汞等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8、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素合成的途径、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他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B . 乙图中突变体①发生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结构畸变中的易位
C . 若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则其比例为3:1
D . 图乙中的粉花突变体与iiDDrr的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为红色:白色=1:1,则发生的是图乙中③类型的变异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某科研组在调查某草原生态系统时发现,该草原主要的生产者群体是草本植物,消费者除了人工放牧的多种家畜外,还有大量野生动物,图甲表示该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图乙表示能量流经F营养级的示意图(a、b、c表示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代表的是 ;图中缺少的箭头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
(2)科研组计划调查该草原中田鼠种群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
(3)图乙中能量a是指 , 发生c1生理过程的场所是 .
(4)在该生态系统中,D和F的行为活动互被对方感知,以利于捕食和反捕食,多代选择的结果使反应敏捷的F与跑得快的D得以生存,这种共同进化现象的实质是 .
2、图甲是探究影响黑藻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材料除了图中标注之外,还有不同颜色的玻璃纸,光源位置固定且光照强度相同,广口瓶的溶液中含有适量的NaHCO3 , 图乙为黑藻叶绿体中的某生理过程.请回答:
(1)本实验可以用来研究 对黑藻光合速率的影响,黑藻的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的 表示,该数据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黑藻的真正光合速率.
(2)图乙中叶绿体内产生的产物三碳糖主要的去向和转变成的物质分别是 、 .
(3)研究发现,叶肉细胞在没有光照条件下,仍有三碳糖运出叶绿体,可能的原因是 . 若短期内三碳糖的输出受阻,叶绿体内的NADPH的含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图甲是探究影响黑藻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材料除了图中标注之外,还有不同颜色的玻璃纸,光源位置固定且光照强度相同,广口瓶的溶液中含有适量的NaHCO3 , 图乙为黑藻叶绿体中的某生理过程.请回答:
4、下表是四组关于果蝇眼色和翅型遗传的杂交实验.已知实验中的红眼雌果蝇是显性纯合子,且该眼色的遗传属于半X染色体遗传;果蝇的翅型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四 | |
亲代 | ♀红眼×白眼♂ | ♀白眼×红眼♂ | ♀长翅×残翅♂ | ♀残翅×长翅♂ |
子代 | ♀红眼和白眼♂ | 全为长翅 | 全为长翅 |
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一的子代表现型是 .
(2)以上两种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 定律,控制长翅的基因是 (填A或a).
(3)用长翅、残翅果蝇来验证分离定律,应选择基因型为 与 的个体进行测交实验.若子代长翅与残翅的比例为 时,则证明分离定律成立.
(4)现有1只长翅白眼果蝇与1只长翅红眼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长翅白眼占3/8,则子代中出现长翅白眼果蝇的概率为 .
5、血清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如图是以基因工程技术获取重组HSA(rHSA)的两条途径.
(1)如果HSA基因序列未知,可以采用 的方法获取该目的基因,为了使目的基因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和稳定保存,通常要先构建 后才能导入宿主细胞.
(2)方框中的“?”一般选用的生物是 , 为了提高II过程的导入成功率,通常用 处理大肠杆菌.
(3)人体合成的初始HSA多肽,需要经过膜系统加工形成正确的空间结构才能有活性,所以,选择 途径(填I或II)获取rHSA更有优势.
(4)为了鉴定宿主细胞中是否产生rHSA,可以用_______方法来进行检验. (4)
A . 检验HSA基因是否导入
B . 检验细胞中是否产生相应的mRNA
C . 抗原、抗体杂交
D . 检测是否有标记基因
6、为了探究某种药物X对肝癌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研究员做了以下实验:
材料与用具:细胞培养瓶、小鼠肝癌细胞悬液、肝癌细胞培养液、不同浓度的药物X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生理盐水、活细胞检测仪等.
(1)请根据本实验结果呈现的坐标曲线图,写出实验思路:(说明:对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和检测方法不做具体要求)
(2)请你设计一张表格,用以记录细胞存活数和细胞存活率.
(3)根据本实验结果的坐标曲线图,你能得出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