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六组 诗海拾贝 同步练习

年级:六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课内基础提优(共2小题)

1、下面加下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 (piāo)(miǎo)       采(wēn) B . (shān)         (cháng)(yáng)      C . (fēi)        (xiāo)洒
2、读诗句,先解释带下划线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我往矣,杨柳依依

昔:        依依:      

句意:      

(2)随风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        润物:      

句意:      

二、课文传真机。(共6小题)

1、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就是其中的一篇,它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            。表达了一位远征战士      的心情。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自      代诗人            。这句话采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雨的传神之笔,我是通过“      ”和“      ”这两个字看出来的。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      代的      。这是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      ,其中“      ”是词牌名。

4、《天净沙·秋》的作者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      。全曲虽没有一个“秋”字,却处处见“秋意”。

5、《白桦》的作者是      国著名诗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            的热爱之情。

6、《太阳的话》和《白桦》都是      诗,这两首现代诗和前四首古诗在形式上有明显的不同:      

三、课外拓展提优(共3小题)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滁 州 西 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这首诗描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一系列自然景物,请你也像二、三句那样用四个字来概括第一、四句:      、深树黄鹂、春潮晚雨、      

(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3)最后一句中“横”一字用得极妙,成为炼字的典范。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王安石的一首诗中也有一个字用得非常精妙,老师经常拿它来说明写文章要反复修改,斟词酌句。请写出这句诗和诗的题目: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 山 夜 月

          于史良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      ”。

(2)结尾用南望的景物作结,照应了开头的“      ”一词,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3)说说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意思。

3、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填空。

① 当轩对尊酒,四面      开。           唐·王维《临湖亭》

②五月      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唐·韩愈《榴花》 
③四月南风大麦黄,      未落桐荫长。  唐·李欣《送陈章甫》 
      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灵隐寺》 
⑤近乡情更怯,      。宋之文《渡汉江》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⑦露从今夜白,      
⑧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四、自主探究提忧(共3小题)

1、判断下面的诗歌属于哪一类,填序号。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B.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D.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

E.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F.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G.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H.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I.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J.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①山水田园诗           ②送别诗           ③思乡诗        

④咏物诗           ⑤边塞诗           

2、搜集大比拼。课外搜集下列内容,看谁搜集的多。

(1)中国古代诗人(除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之外)

(2)中国现代诗人(包括写儿童诗的)

(3)外国诗人

3、古诗百花园。在语境中填上合适的古诗。

    我一直非常重视积累优秀的古诗句。《村居》中的“      ,拂堤杨柳醉春烟。”刻画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宿新市徐公店》的后两句“            。”则描绘了一个富有童趣的农村生活场景;通过大量的诵读,我还知道春雨是历代诗人常常吟诵的对象。“            。”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此刻我想起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句名诗“            。”这两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然无声、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      ,野渡无人舟自横”。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六组 诗海拾贝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