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六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美国 D . 俄国
2、下列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目最大的是(  )

A . 《南京条约》 B . 《瑷珲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3、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 . 割占香港岛 B . 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C . 打开中国市场 D . 打击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4、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 . 中国首次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B . 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先河 C .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 . 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5、如图所示的文物是被侵略者从圆明园中掠夺的,曾流落海外多年。当年掠夺该文物的侵略者指(  )

A . 英国侵略军 B . 英法联军 C . 日本侵略军 D . 八国联军
6、历史遗迹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学习途径。如图遗迹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

A .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B . 沙俄侵占雅克萨 C . 鸦片战争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
7、在新疆,人们把一种柳树称为“左公柳”,这是为了赞扬和纪念(  )

A . 左宝贵 B . 曾纪泽 C . 左宗棠 D . 林则徐
8、电影《甲午风云》中的主人公(如图)感动了许多人,他是(  )

A . 林则徐 B . 左宗棠 C . 曾纪泽 D . 邓世昌
9、导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 . 平壤战役 B . 黄海海战 C . 辽东半岛战役 D . 威海卫战役
10、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 . 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 B . 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C . 全面占领中国 D . 帮助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
11、洋务派开展“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 巩固清朝的封建统治 C . 抵御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D . 吸收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12、一位同学对洋务运动的作用作出了如下表述,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为中国的近代化进行了探索 B .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C .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引进了一些先进生产技术
13、“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该规定出自(  )

A . 《定国是诏》 B . 《同盟会宣言》 C . 《民报》 D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4、有一批台湾食品在泉州市场上销售,其生产日期是中华民国99年12月,保质期3年。这批食品的保质期限到(  )

A . 2012年11月 B . 2014年11月 C . 2013年11月 D . 2015年11月
15、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  )

A . 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B . 都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思想 C .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D . 都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
16、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不摹仿古人……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等八项主张,它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17、假如你要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作序,那么你会在序言中向读者推荐的人物是(  )

A . 陈独秀    B . 李大钊    C . 胡适       D . 鲁迅
18、下列对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1898年戊戌变法留下的成果 B .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C . 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D . 后来改名为北京大学
19、2008年5月,中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中国国民党大陆团访问大陆,在谈判两岸关系时说:“我们应正视历史,面对现实,展望将来……求同存异。创造双赢。”打开历史的闸门。国其两党在第一合作期间领导了(  )

A . 五四运动 B . 北伐战争 C . 抗日战争 D . 解放战争
20、下列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国共两党因为奋斗目标不同而结束了合作 B . 国民政府脱离群众,使北伐战争无法坚持下去 C . 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 D . 北伐军将士不能正确对待取得的胜利,接连遭到失败

二、改错题(共3小题)

1、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侵占了香港地区。

错误:      

理由:      

2、19世纪末,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掀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错误:      

理由:      

3、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兴中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政党。

错误:      

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材料三: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材料四: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辱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材料二、三分别出自哪一条不平等条约?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日本取得了哪一项新权利?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了什么?

(4)材料四认为中国在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中国在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中失败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九条 十一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见证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怎样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的?

(2)依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在近代化探索历程中经历的三件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历史事件。

(3)依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上发生了的变化。

3、维新变法运动中国近代先进分子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探索,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急。”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二:  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2)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3)材料二中哪些变法措施对封建旧势力的冲击最大?

(4)对比这次变法和洋务运动在近代化探索上有何异同?

4、回答与孙中山革命活动有关的问题

材料一:  “建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代表着一个时代……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新型的现代意识的国家,孙中山先生的名字是一个伟大的界碑,它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1)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2)谈谈你对“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的认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六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