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年级:高二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S应为(  )

A . △H<0,△S>0 B . △H<0,△S<0 C . △H>0,△S>0 D . △H>0,△S<0
2、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2HBr(g)△H<0,g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
A . a>b B . a=b C . a<b D . 无法确定
3、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
A .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 .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C . 不使电池中渗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 . 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4、“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的重大课题,突出生态文明,重点是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B . 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燃料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 . 大力发展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机可缓解电力紧张问题 D . 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等环保公共交通工具
5、天然气、石油、煤等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可砍伐树木、野草作能源

②可用酒精作能源

③可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得氢气作能源

④应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⑤大量应用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

A . B . ①⑤ C . ②③ D . ②④⑤
6、2A(g)+B(g)⇌3C(g)+4D(g)的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   )
A . v(A)=0.7mol•L1•min1 B . v (B)=0.3mol•L1•min1 C . v (C)=0.9mol•L1•min1 D . v (D)=0.8mol•L1•s1
7、一定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 X(g)+2Y(g)⇌2Z(g) 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①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8、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①温度  ②压强  ③催化剂  ④浓度  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
A . ①②③④⑤ B . C . ①④ D . ①②③④
9、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A . 2H++2e═H2 B . Fe2++2e═Fe C . 2H2O+O2+4e═4OH D . Fe3++e═Fe2+
10、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HI(g) H2(g)+I2(g),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 HI,H2、I2的浓度相等 B . HI,H2、I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 . HIH2、I2在密闭容器中共存 D . 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11、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2H2(g)+O2(g)═2H2O(l)△H=﹣142.9 kJ•mol1 B . H2(g)+ O2(g)═H2O(l)△H=﹣285.8 kJ•mol1 C . 2H2+O2═2H2O△H=571.6 kJ•mol1 D . H2(g)+ O2(g)═H2O(g)△H=﹣285.8 kJ•mol1
12、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使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 .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l)+2e═Mn2O3(s)+2OH(aq) C .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 . 外电路中每通过0.1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13、已知,氧气与不同聚集状态的硫单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S(s)+O2(g)=SO2(g)△H=a kJ/mol;      

②S(g)+O2(g)=SO2(g)△H=b kJ/mol;

对于a和b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0,b>0 B . a<0,b<0 C . a>b D . a<b
14、反应Fe(s)+CO2(g)⇌FeO(s)+CO(g),700℃时平衡常数为1.47,900℃时平衡常数为2.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 .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 .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 . 增大CO2浓度,平衡常数增大
15、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 . 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B . 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C . 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 D . 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
16、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 . 铜片质量不断减少 C .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二、解答题(共7小题)

1、2005年10月12日北京时间上午9时,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神舟六号”飞船送入太空,这一壮举又一次受到世界关注.火箭推进器中有强还原剂液体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2)又已知H2O(l)=H2O(g)△H=44kJ.mol1 . 则16g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优点是      
(4)燃料电池在航天器得到大量应用;科研人员新近开发出一种由甲醇、氧气以及强碱作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充电一次可供手机连续使用一个月,据此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甲醇是      极,电极反应      

②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v(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3、高温下,炼铁高炉中存在下列平衡:FeO(s)+CO(g)⇌Fe(s)+CO2(g)△H>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将      (填“增大”、“减小”、“不变”),平衡体系中固体的质量将      ( 填“增大”、“减小”、“不变”).
(3)已知1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263.在该温度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1 , c(CO)=0.1mol•L1 , 此时该的化学反应速度是v(正)      (填“>”、“<”、“=”)v(逆).
(4)保持高炉温度为1100℃,向高炉中补充大量的空气,重新达到平衡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      (填”>”、“<”、“=”)0.263.
4、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0.6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3c(g),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如t0~t1阶段c(B)未画出.图2为反应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t2、t3、t4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
(1)若t1=15min,则t0~t1阶段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C)=      
(2)t3时改变的条件为      ,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3)t4~t5阶段,若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O.01mol,而此阶段中反应体系吸收能量为a kJ,写出此条件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在25℃时,用石墨电极电解2.0L 2.5mol.L1CuSO4溶液,如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请回答下列问题:
(1)阳极发生反应      (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      
(2)电解后得到的铜的质量是      ,得到氧气的体积是      (标准状况).
(3)如用等质量的两块铜片代替石墨作电极,电解后两铜片的质量相差      
6、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分钟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A和B浓度比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min).
(1)A在5min末的浓度是多少?
(2)B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
(3)D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
(4)x值是多少?
7、现有反应:CO(g)+H2O(g)⇌CO2(g)+H2(g)△H<0,在850℃时,平衡常数K=1.现在850℃时,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O、H2O(g)各4mol,试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1)达平衡时,CO转化率为多少?
(2)H2的体积分数为多少?
(3)若温度仍为850℃,初始时CO浓度为2mol/L,H2O(g)为6mol/L,则平衡时CO转化率为多少?
8、现有反应:CO(g)+H2O(g)⇌CO2(g)+H2(g)△H<0,在850℃时,平衡常数K=1.现在850℃时,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O、H2O(g)各4mol,试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