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建设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化学部分)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 . 石蜡熔化、氧气用于炼钢 B . 纸张燃烧、氮气用于食品包装 C . 铁生锈、铜用于制电线 D . 干冰升华、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 . 氢氧化钠  稀盐酸 B . 碘酒  红磷 C . 空气  氧气 D . 海水  石灰石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如图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过滤   B .      溶解    C .        取固体药品   D .            蒸发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B . 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C .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铁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D .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5、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制作方法.“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食用“加铁酱油”,可以补充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 B .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其腐烂 C . 用地沟油炸制油条 D . 在火腿肠中添加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使其保持肉质鲜美
6、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0 C . ﹣2 D . ﹣1
7、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CO与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B . NaOH溶液与KOH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OH C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 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2Fe+6HCl═2FeCl3+3H2 B . CO+Fe2O3 2Fe+CO2 C . C+CO2 2CO D . 2NaOH+CuSO4═Na2SO4+Cu(OH)2
9、木糖醇(C5H12O5)具有较好的防龋齿特性.下列关于木糖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糖醇中含有22个原子 B . 木糖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木糖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12:5 D . 木糖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0、为验证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把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乙表面无明显变化,把甲放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甲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   )
A . 甲>乙>丙 B . 乙>甲>丙 C . 甲>丙>乙 D . 丙>乙>甲
11、下列对于化学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化物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 单质是有同种元素组成的,有同种元素组成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 . 有机物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12、如图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合的选项是(   )
A . 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 B . 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 . 向一定质量的烧碱溶液中滴入盐酸 D . 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MnO4固体
13、下列物质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得物质是(   )
A . 苹果醋 B . 柠檬汁 C . 肥皂水 D . 食盐水
14、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质量都会增加,其中有一种物质和其他三种有本质的区别(   )
A . 铁粉 B . 浓硫酸 C . 氧化钙 D . 氢氧化钠
15、常温下,小明同学将10克蔗糖放入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蔗糖分子发生的变化是(   )

A . 大小 B . 个数 C . 种类 D . 间隔
16、下列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反应后溶液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
A .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溶液 B . 稀盐酸溶液加入碳酸钙固体完全反应 C . 硝酸钾溶液加入氯化钠溶液 D . 把铝条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
17、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X

7.2

2.8

A . a和c是反应物 B . d一定是催化剂 C . X=2.0 D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8、某化合物1.6g完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4.4g的二氧化碳和3.6g的水,关于该化合物的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 一定只含有碳元素、氢元素 B . 可能含有氧元素 C . 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8 D . 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6:1
19、如表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

选项

名称

俗名

化学式

A

氢氧化钠

烧碱

NaOH

B

碳酸氢钠

苏打

NaHCO3

C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

乙醇

酒精

CH3COOH

A . A   B . B   C . C   D . D
20、现有一包由铁粉、木炭粉、镁粉组成的固体混合物5g,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103.8g,滤渣1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混合物中一定含铁 B . 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和盐酸 C .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7.3% D . 若滤渣的成分是木炭粉,则混合物中铁、镁的质量比为1:1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2)两个铝原子      
(3)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我国正加大对PM2.5污染物的监测力度.①大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②PM2.5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      

(3)缺乏铁元素会患有      病.

(4)请从“(A)二氧化碳、(B)稀盐酸、(C)大理石、(D)氖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常用做建筑材料的是      ;能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通电时能发出有色光的是      (填字母).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P点的含义是      
(3)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 .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 .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 . 溶液的质量变大
(4)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金属的应用非常广泛.
(1)生活中常用的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了铁的        (1)
A . 导电性 B . 导热性 C . 延展性 D . 有金属光泽
(2)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 (2)
A . 节约金属资源 B . 合理开采矿物 C . 防止钢铁生锈.
5、

如图表示的是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该反应说明了,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不能再分.

三、实验与探究(共2小题)

1、请根据如图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长颈漏斗中应加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装置还可以制取      气体,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角度说明制取该气体的理由是      
(2)C装置的收集方法为      .写出用B和C制取一种气体的方程式      ,用C收集气体的好处      
(3)经查资料可知,NH3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来制取NH3 , 若用A装置做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如何改动      .最好用      装置来收集NH3 , 理由是      
(4)用B装置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B装置和A相比较的优点      (一点)
2、如表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H2O2溶液浓度/%

H2O2溶液体积/mL

温度/℃

MnO2的用量/g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反应所需的时间/s

5

1

20

0.1

4

16.75

15

1

20

0.1

4

6.04

30

5

35


2

49.21

30

5

55


2

10.76

(1)通过实验      和实验      对比可知(填实验序号),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

(2)用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在不影响产生氧气质量的前提下,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3)写书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二氧化锰,该试验的使用探究方法是      

四、理解与应用(共4小题)

1、小刚同学发现自己家的厨房的钢窗比卧室钢窗锈蚀的严重,原因是什么?正确处理的方法?
2、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鉴别厨房的食盐和纯碱?(方法,现象,结论)
3、某位病人胃酸分泌过多,医生给他开了一下药物,在药物中只要成分有氢氧化铝,能不能用氢氧化钠代替?写出氢氧化铝和胃酸的反应?怎样才能使药效最好?
4、初三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做中和试验,他们想氢氧化钠加入几滴酚酞,再计入加入稀硫酸溶液写出反应方程式?当红色消失有的同学认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对不对?为什么?

五、计算(共2小题)

1、要配置50g浓度为5%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氯化钠的质量       g,水的质量      

(2)取上述配好的溶液25g稀释成2.5%的溶液加水       g

(3)50g  5%的氯化钠溶液变为10%氯化钠溶液需要加入15%氯化钠溶液       g.

2、100g氢氧化钠溶液和105.8g氯化镁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过滤得到200g溶液.求:
(1)生成沉淀的质量
(2)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3)所得溶液的浓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建设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化学部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