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改革开放同步练习题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① 深圳② 珠海③ 汕头④ 上海⑤ 厦门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
——摘编自《复兴之路》
请回答:
——1979年安徽某农舍的春联
材料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20世纪80年代新兴的现象
材料三:八十年代学广东,九十年代学浦东
——20世纪末流行的民谣
请回答: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明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2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中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3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流传的凤阳花鼓词
回答: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通过30年农村改革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决定》用“三个极大”高度概括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即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