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

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 . 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 .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2、2016杭州G20峰会的精彩文艺演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音乐喷泉 B . 焰火表演 C . 舞台升降 D . 灯光表演
3、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 . 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C .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 . 农作物采用大水浸灌
4、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 . 垃圾分类回收 B . 发展太阳能电池 C . 拒绝一次性筷子 D . 焚烧小麦秸秆
5、表示2个氢原子的化学符号是(   )
A . 2H B . 2H+ C . H2 D . 2H2
6、表示2个氢原子的化学符号是(   )
A . 2H B . 2H+ C . H2 D . 2H2
7、新切的马铃薯片与固体碘、碘溶液和碘蒸气接触,都会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
A . 同种分子的质量相同 B . 同种分子的体积相同 C .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 . 同种分子运动速率相同
8、如图所示中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9、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 . 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 .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 .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
10、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火箭所用的燃料液态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发生的反应可写作:C2H8N2+2N2O4═3X↑+2CO2↑+4H2O↑其中X的化学式(   )
A . N2 B . NO C . NO2 D . NH3
11、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 . 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 . 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 . 是银白色的固体 D . 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1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1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一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 .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 . 木炭和一氧化碳都能作燃料 D .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14、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青蒿素是由C15H22O5分子构成 C . 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 提取青蒿素宜在低温下进行
15、小伟同学探究金属单质的活泼性时发现:X、Y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Z不能;Y能在X的盐溶液中置换出X.则它们的金属活动顺序为(   )
A . X>Y>(H)>Z B . Y>X>(H)>Z   C . X>Z>(H)>Y D . Y>(H)>X>Z
16、有关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实验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B . 乙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 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 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9小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请你用适当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氢气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4)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气体      
2、在生活中所乘公交车发生燃烧,多项证据显示是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      .(“高”或“低”)
(2)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        (填序号) (3)
A . 鞭炮 B . 瓶装饮料 C . 书刊杂志 D . 酒精
(4)燃烧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填序号) (4)
A . 公交车上要配 备消防器材 B . 公交车上坐椅用阻燃材料制成 C . 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3、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保护水资源、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1)
A .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 .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 . 使用含磷洗衣粉 D .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2)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2)
A .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B . 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C . 水分子不断运动 D . 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3)如图是简易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能否将河水变成纯水      (填“能”或“不能”).

(4)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4、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石(主要含Fe2O3)、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      ,B的化学式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5、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在生产生活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氧化二氮(N2O)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
(1)一氧化二氮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2)下列信息中,描述了一氧化二氮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2)
A . 无色有甜味的气体        B在高温下能分解生成氮气和氧气 B . 熔点﹣90.8℃,沸点﹣88.5℃
(3)它可由NH4NO3在微热条件下产生,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4NO3═N2O↑+2H2O;该反应属于      反应.
6、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功与过”的辩论会上,有如下观点:
(1)①二氧化碳增多造成      ,使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②二氧化碳增多为植物      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是近年来农作物丰收的原因之一.

(2)写出日常生活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从自然界碳循环的角度,你认为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        . (填序号) (3)
A . 大量燃烧石油和煤 B . 大面积砍伐森林    C . 大量煅烧石灰石 D . 淡水不断减少
(4)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冰冷的深海中贮藏. 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许多市民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晚上熄灯一小时.下列说法与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不相符合的是        (5)
A . 节约能源 B .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 . 欣赏城市夜景 D . 关注全球气候.
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进行探究活动.实验①: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物除白色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
(1)实验①的结论是      .由该结论可知       (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
(2)实验①的结论是      .由该结论可知       (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
(3)通过实验①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8、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进行探究活动.实验①: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物除白色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
(1)镁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实验①的结论是      .由该结论可知       (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
(3)实验①的结论是      .由该结论可知       (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
9、煤的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其过程如图1所示.合成气中的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物质C和D,其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

(1)气化炉中主要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写出图2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物质C不仅是一种清洁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写出物质C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0、煤的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其过程如图1所示.合成气中的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物质C和D,其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

11、金属铁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B是      
(2)写出A→B或A→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任选一个):      
(3)常温下,铁生锈的条件是铁接触空气中的            
(4)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常用的方法是(举一个实例)      

三、实验探究(共2小题)

1、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
(2)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3)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填字母)
(4)实验室常用金属锌固体与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常温下H2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2、晓蒙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发现,在蜡烛刚

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

【提出问题】“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蜡烛完全燃烧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蜡烛点燃时,灯芯周围的石蜡先熔化,从固态变为液态,一部分熔化的石蜡汽化为石蜡蒸气.石蜡蒸气燃烧产生火焰.

【猜    想】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资料,晓蒙同学提出

如下3种猜想

A.“白烟”可能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白烟”可能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可能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

(1)吹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原因是      
(2)吹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罩住“白烟”,烧杯内壁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3)吹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如图所示).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有可燃性,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因为       。

(4)根据蜡烛完全燃烧的产物推出蜡烛的组成中一定有      元素、       元素可能有         元素.
(5)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 27 H 42 O 3 , 请你计算:
(1)皂甙中含有      种元素
(2)一个皂甙分子中含有      个碳原子
(3)皂甙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4)皂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2、煅烧石灰石可以制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 CaO+CO2↑若要制备22kgCO2 , 则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k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