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 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 .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2、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约占78%的是(   )
A . 氮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稀有气体
3、下列课题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A . 银行的利率变化 B . 超导材料的研制 C . “塞卡病毒”的传播原因 D . “天宫二号”在太空中由椭圆形轨道变为圆形轨道
4、“G20”峰会上《最忆是杭州》晚会的精彩演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灯光效果 B . 烟火表演 C . 音乐喷泉 D . 气球升空
5、2016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这一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 . 自带布袋购物 C . 实验后的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 D .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6、“吸烟有害健康”,从分子和原子的有关知识来看,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
A .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分子之间有间隙 C .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 分子的质量很小
7、含有二氧化钛(TiO2)的混凝土或沥青可以净化空气,成为治理雾霾的新型材料.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8、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   )
A . 钙单质 B . 钙原子 C . 钙元素 D . 钙离子
9、下列符号能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 N2 B . H C . Na+ D . Cl
10、2016年9月在和田地区发现我国境内最大的锌铅矿.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铅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序数是82 B .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原子中的中子数是82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g
11、2016年9月在和田地区发现我国境内最大的锌铅矿.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铅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序数是82 B .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原子中的中子数是82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g
12、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A . A   B . B   C . C   D . D
1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 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C .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 .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14、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
A .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B .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C . 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 . 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5、某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SiO2属于氧化物 B . 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 C . 该保鲜剂可以与明火接触 D . 酒精挥发发生了物理变化
16、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 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又说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量较空气中的少 B . 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 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 图4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17、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比双氢青蒿素少两个氢原子 B .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都属于化合物 C .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 D .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小
18、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4

10

待测

6

反应后质量/g

8

10

24

2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是反应物,丙、丁是生成物 B . 待测值是8 C . 反应中甲、丁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是4:1 D .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9、化学用语可准确、简介地表达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1)2个水分子      
(2)一个钙离子      
(3)3个硫酸根离子      
(4)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5)氧化铝      
(6)2个氮原子      
20、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水银②活性炭③生石灰④二氧化硫⑤碳酸钙⑥氢气

(1)能够形成酸雨的是      
(2)温度计中含有的物质是      
(3)未来最清洁的燃料是      
(4)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5)溶于水放热的是      
(6)防毒面具里填充的物质是      
2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2)
A . 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 . 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 . 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下列图1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利用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①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②图2所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2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天然气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拳的铁架台、烧杯、漏斗和      (填仪器名称).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填“能”或“不能”)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      (填“过滤”、“煮沸”、“蒸馏”或“静置沉淀”,下同);实验室中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常用的方法是      
(3)化学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演示了一个“水中起火”的实验,如图所示,该实验中白磷能在热水中燃烧是因为:

①白磷是可燃物;②白磷与      接触;③温度达到了白磷的      

(4)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X+Cl2↑+2H2O,X的化学式为      
24、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碳卫星”于2016年8月发射,主要任务是监测各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为节能减排等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燃料的大规模开发使用.
(2)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保护环境”这一理念的是      (填序号)

①焚烧纸质垃圾②步行上学③用电动牙刷刷牙

(3)利用海水进行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CO2过多的问题,写出水吸收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滴加液体   C . 加热液体 D . 读取液体体积
26、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 .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 D . 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27、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 . 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 .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 . 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 .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填“化合”或“分解”).
(3)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      时,再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4)若用装置B制取CO2 , 为了防止CO2从长颈漏斗溢出,正确的操作是:      .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的正确排列顺序为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③②⑤D.①②④③⑤

(5)如果用F装置检验CO2瓶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则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F中,实验现象为      
(6)实验室通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气体,则制取甲烷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若收集装置可选用D或E,据此推断甲烷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2、马明同学完成“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性质实验时对“火星四射”的实验现象产生了兴趣,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实验设计】选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的长度直径相同),放入相同体积的氧气中燃烧作对比试验.

【实验记录】

 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极少量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未记录)

(1)表中“未记录”部分的内容为      
(2)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可能是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尿素[CO(NH22]是重要的化学肥料之一,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计算:
(1)CO(NH22组成中元素C、O、N、H的质量比是      
(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若CO(NH22中含有3g氮元素,则该CO(NH22的质量为       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尿素[CO(NH22]是重要的化学肥料之一,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计算:
3、用不纯的锌粒与稀硫酸反应能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将6.8g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50.0g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6.6g.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H2↑+ZnSO4).

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

(2)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4、用不纯的锌粒与稀硫酸反应能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将6.8g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50.0g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6.6g.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H2↑+ZnSO4).

试计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