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临淄中学、淄博五中联考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高二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分析下表中的四个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气和丙烷的燃烧热分别是(  )

“嫦娥一号”发射火箭燃料

液氢(H2

①2H2(g)+O2(g)═2H2O(l)△H=﹣571.6kJ•mol1

②2H2(l)+O2(l)═2H2O(g)△H=﹣482.6kJ•mol1

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

丙烷

(C3H8

③C3H8(l)+5O2(g)═3CO2(g)+4H2O(g)△H=﹣2013.8kJ•mol1

④C3H8(g)+5O2(g)═3CO2(g)+4H2O(l)△H=﹣2221.5kJ•mol1

A . 571.6 kJ•mol1 , 2 221.5 kJ•mol1 B . 241.3 kJ•mol1 , 2 013.8 kJ•mol1 C . 285.8 kJ•mol1 , 2 013.8 kJ•mol1 D . 285.8 kJ•mol1 , 2 221.5 kJ•mol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B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 .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 . 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溶液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放热的
3、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 v(W)=3v(Z) B . 2v(X)=3v(Z) C . 2v(X)=v(Y) D . 3v(W)=2v(X)
4、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

A . 沼气、煤炭、石油 B . 海洋能、地热能、核能 C . 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D . 风能、太阳能、潮汐能
5、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能源已被普遍使用 B . H2O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C . 氢气不易贮存和运输,无开发利用价值 D . 2 mol 液态H2O具有的总能量高于2 mol H2和1 mol O2的能量
6、已知:2Zn(s)+O2(g)=2ZnO(s)△H=﹣701.0kJ.mol﹣l

2Hg(l)+O2 (g)═2HgO(s)△H=﹣181.6kJ•mol﹣1

则反应Zn(s)+HgO(s)═ZnO(s)+Hg (l)的△H为(   )

A . +519.4 kJ•mol﹣1 B . +259.7 kJ•mol﹣1 C . ﹣259.7 kJ•mol﹣1 D . ﹣519.4 kJ•mol﹣l
7、对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依据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 .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C . 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时,正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D . 只有使用催化剂,才会出现化学反应速率变化但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
8、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CO2(g)+6H2(g) CH3CH2OH(g)+3H2O(g)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B . 反应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 . 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 D . 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9、室温条件下,将1molNO2充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NO2(g)═N2O4(g)△H<0则该条件下,如下示意图中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 B . C . D .
10、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 A2气体和0.6mol B2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2(g)+B2(g)═2AB(g)△H<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a点的值为0.05 B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03 C . 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62.5% D . 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值增大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溶液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B . 一般情况下,一元弱酸HA的Ka越大,表明该酸的酸性越弱 C . 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常数(K)一定改变 D . 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
12、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CO +H2O═HCO +O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加水, 增大 B . 加入Na2CO3固体, 减小 C .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D . 通入CO2 , 溶液pH增大
13、常温下,将0.40mol/L氢氧化钠溶液与0.10mol/L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为( )
A . 1.0 B . 2.0 C . 13.0 D . 14.0
14、25℃时,溶质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已知:H2C2O4属于二元弱酸.(   )
A . Na2S溶液:c(Na+)>c(S2)>c(HS)>c(OH)>c(H2S) B . Na2CO3溶液:c(Na+)+c(H+)=c(CO )+c(HCO )+c(OH C . Na2C2O4溶液:c(OH)=c(H+)+c(HC2O )+2c(H2C2O4 D . 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
15、已知25℃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Ka=1.8×10﹣5

Ka1=4.3×10﹣7

Ka2=5.6×10﹣11

Ka=3.0×10﹣8

下列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四种溶液中pH最大的是(   )

A . CH3COONa B . Na2CO3 C . NaClO D . NaHCO3
16、已知室温下,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 . 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某学生用0.1032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KOH溶液,其操作分解为如下几步:

A.取已用蒸馏水洗净的酸式滴定管,用盐酸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B.移取20mL待测KOH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甲基橙;

C.取标准盐酸溶液注入酸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1~2cm;

D.把盛有标准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某一刻度,记录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并记录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填写字母序号).
(2)判断溶液到达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3)上述A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4)若上述B步骤操作之前,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影响是      ;若称取一定量的KOH固体(含少量NaOH)配制待测溶液并用上述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影响是      ,理由是      
(5)用0.1032mol•L﹣1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KOH溶液,重复三次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消耗盐酸的体积/mL

待测KOH溶液的体积/mL

1

27.23

25.00

2

28.24

25.00

3

27.25

25.00

则待测K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

2、PCl5(g)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PCl3(g)或红磷P(s).
(1)已知:

PCl5(g)═PCl3(g)+Cl2(g)△H1K1

PCl3(g)═P(s)+ Cl2(g)△H2K2

K1、K2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则PCl5(g)═P(s)+ Cl2(g)该反应的△H=      (用△H1、△H2表示),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2)在210℃时,将4mol PCl3气体充入1L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PCl3(g)═2P(s)+3Cl2(g)

测得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n(PCl3)/mol

4

2.8

2

1

1

并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热量变化数值为Q,反应平衡常数为K,PCl3转化率为α.

①0~30min时,用Cl2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平衡时,PCl3转化率α=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②其它条件保持不变,若上述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反应,达平衡时测得热量变化数值、平衡常数、PCl3转化率分别为Q′、K′、α′,则Q′      (填“>”“<”或“=”,下同)Q,K′       K,α′      α.

③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molCl2(g)、1molP(s)和1molPCl3(g),则上述平衡反应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3、已知:25℃时,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
(1)25℃时,取10mL 0.1mol/L醋酸溶液测得其pH=3.

①将上述(1)溶液加水稀释至1000mL,溶液pH数值范围为      ,溶液中       (填“增大”“减小”“不变”或“不能确定”).

②25℃时,0.1mol/L氨水(NH3•H2O溶液)的pH=      .用pH试纸测定该氨水pH的操作方法为      

③氨水(NH3•H2O溶液)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b=      ,25℃时,氨水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2)25℃时,现向10mL0.1mol/L氨水中滴加相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在滴加过程中       (填序号).

a.始终减小     b.始终增大     c.先减小再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当加入CH3COOH溶液体积为10mL时,混合溶液的pH      7(填“>”“=”“<”).

(3)某温度下,向V1mL0.1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醋酸溶液,溶液中p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已知:pOH=﹣lgc(OH).

①图中M,Q,N三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填字母).

②若Q点时滴加醋酸溶液体积为V2 mL,则V1      V2(填“>”“=”“<”).

③若在曲线上某一点W时加入醋酸的体积为V1 mL,则W点应位于图中曲线上Q点的      (填“上方”“下方”),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已知:25℃时,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
5、已知: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H=﹣92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1mol N2(g)和3molH2(g)充入一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并达平衡时,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       92kJ(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      ;若升高温度,上述反应中△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已知:分别破坏1molN﹣H键、1mol H﹣H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91kJ、436kJ,则破坏1mol N≡N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3)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H3(g) 并发生上述反应.半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v(NH3)=0.40mol/(L•min),则上述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4)向三个体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N2和3molH2 , 当分别只改变其中一个外界条件时使反应达到平衡,测得氨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上述图像中,只改变温度的为      (填“I”“II”“III”,下同),只改变压强的为      ,只改变催化剂的为      

(5)若把标准状况下8.96L氨气通入到100g9.8%的硫酸溶液中并完全吸收,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6)常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的MgCl2、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中通入NH3至过量,最先生成沉淀的化学式为      ,当pH=      时,开始生成Mg(OH)2沉淀.

(已知:Ksp[Mg(OH)2]=1.0×10﹣13; Ksp[Fe(OH)3]=1.0×10﹣40;Ksp[Al(OH)3]=1.0×10﹣33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临淄中学、淄博五中联考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