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禾加学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银 Hg B . 氖气 Ne2 C . 氧化铝 Al2O3 D . 氯化铁 FeCl2
2、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3、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聚沙成塔 B . 死灰复燃 C . 破釜沉舟 D . 滴水成冰
4、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
A . 红磷 B . 硫磺 C . 木炭 D . 蜡烛
5、下列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 易生锈 B . 能导电 C . 能与稀硫酸反应 D . 能在氧气中燃烧
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B . 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C . 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D . 空气中的氧气的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7、201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B . 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 . 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 D . 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8、“五月粽香飘万家”,能闻到粽香的原因是(   )
A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 分子间有间隔
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2SO2②Mg2+③CO2 SO4 ⑤O2⑥H2O2

A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 B .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 C . 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 D . 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③⑥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 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 C .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D .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11、某R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R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 B . R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2 C . 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 D . R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1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抗痢疾青蒿素的研究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 下列有关青蒿素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 . 青蒿素中碳、氢、氧三元素质量之比为15:22:5 C .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克 D . 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13、从分子角度分析,对下列现象或操作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  实

解  释

A

某同学将洗好的校服晾晒在阳台上,第二天校服就干了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不同

C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

温度计中的酒精热胀冷缩

分子的体积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A . A   B . B   C . C   D . D
14、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该反应中丁、乙质量变化之比为2:3 C . 反应后图中的X=4 D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15、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B4 , 已知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A的质量分数为75%,则x和y的关系是(   )
A . x=12y B . x=4y C . y=4x D . y=12x
1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量取液体 B . 加热液体 C . 滴加液体 D . 点酒精灯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氮原子      
(2)2个镁离子      
(3)3个硫酸根离子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2)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先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大块冰糖,立即在玻璃杯外壁液面位置做上记号,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低于记号.
3、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代号).
(2)以上四种粒子中,能得到电子的是      (填字母代号).
(3)D元素的名称是      ;D中x=      
4、2014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水日”,它的主题是“水与能源”.关于水的知识有下列话题,请按要求填空:
(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2)生活中可用      来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      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
(3)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5、请用“单质”、“化合物”填空:
(1)在化合反应中,生成物一定是      ,而不可能是      
(2)在分解反应中,生成物可能是            ,但反应物一定是      
6、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结尾.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阴离子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2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1图)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使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2)【实验过程】

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

(i)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      

(ii)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重复两次,目的是      

计算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3)【实验对比】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步骤如下:

(i)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ii)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

(iii)      

(iv)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的体积始终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

(4)【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是      
(5)【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有: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由      种元素组成.
(2)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       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禾加学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