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50小题)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 湿地生态系统
B . 海洋生态系统
C . 生物圈
D . 陆地生态系统
2、使用显微镜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
①取镜 ②对光 ③观察 ④安放
①取镜 ②对光 ③观察 ④安放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①②④③
D . ①④③②
3、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种子发芽
B . 蜻蜓点水
C . 潮起潮落
D . 猫捉老鼠
4、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
A . 阳光
B . 害虫
C . 温度
D . 水
5、下列哪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
A . 昆虫→青蛙→蛇→鹰
B . 草→兔→羊→狼
C . 草→昆虫→青蛙→蛇
D . 阳光→草→羊→狼
6、由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其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昆虫、鸟类,另外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的圈层是( )
A . 大气层
B . 水圈
C . 岩石圈
D . 生物圈
7、乌贼遇到敌害,会喷放墨汁,这一现象属于生物特征中的( )
A . 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B . 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生物能排泄废物
D . 生物需要呼吸
8、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
A . 25℃和0℃
B . 有光和无光
C . 有空气和无空气
D . 温度和水分
9、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刮取细胞的部位,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和染色的液体( )
A . 口腔内侧壁、生理盐水、碘液
B . 口腔内侧壁、自来水、碘液
C . 牙缝、生理盐水、酒精
D . 牙缝、自来水、酒精
10、在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是( )
A . 上皮组织
B . 结缔组织
C . 肌肉组织
D . 神经组织
11、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 )
A .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B . 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C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
D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12、在人体的下列组织中,具有营养、连接和保护作用的是( )
A . 上皮组织
B . 结缔组织
C . 肌肉组织
D . 神经组织
1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
A . 细胞膜
B . 细胞核
C . 细胞质
D . 细胞壁
1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B . 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
C .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 . 植物细胞都具有叶绿体和液泡
15、下列有关组织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组织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B . 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
C . 组织是由形态不同、功能相似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
D . 组织是彼此不同的细胞通过胞间连丝构成的细胞群
16、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物圈是指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 . 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
C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 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都是单向流动的
17、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经常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其作用是( )
A . 限制草履虫运动
B . 增加营养
C . 便于计数
D . 增加温度
18、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要使镜筒升降的范围比较大,应调节( )
A . 转换器
B . 细准焦螺旋
C . 粗准焦螺旋
D . 镜臂
19、人类作为生物圈中的重要一员,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那么,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生产者和消费者
20、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是( )
A .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B . 发现问题,实验验证,提出假设,得出结论
C . 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提出假设,实验验证
D . 提出假设,发现问题,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1、地衣能从岩石中获取营养,分泌的地衣酸会腐蚀风化岩石,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 相互适应
B . 相互影响
C . 生物依赖环境,又影响环境
D . 生物既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
22、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大液泡
B . 植物细胞都是长方形
C . 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 液泡中的细胞液不含水分
23、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B . 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
C . 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
D . 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
24、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以下哪类动物一般不适于陆地生存( )
A . 用鳃呼吸的动物
B . 长有羽毛的动物
C . 四肢发达的动物
D . 长有外骨骼的动物
25、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是( )
A . 细胞质
B . 细胞核
C . 细胞
D . 组织
26、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特有的特点( )
A . 能够生长和繁殖
B . 能繁殖,产生后代
C . 能运动
D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7、教科书上的科学探究示意图中,在“探究腐肉能生蛆吗”的实验里,实验变量是( )
A . 碗口是否覆盖纱布
B . 碗中是否有腐肉
C . 肉碗放置的环境不同
D . 光和温度的条件不同
28、在探究实验中如果作出的假设是:“湿度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那么实验变量是( )
A . 水分
B . 温度
C . 空气
D . 土壤
29、地球上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 )
A . 水圈
B . 岩石圈
C . 大气圈
D . 以上三项
30、生物圈的厚度大约是( )
A . 10千米左右
B . 5千米左右
C . 15千米左右
D . 20千米左右
3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
A . 只是光、温度、水和空气
B . 是指所有的非生物因素
C . 是指所有的生物因素
D . 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32、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状,这主要是受什么生态因素的影响?( )
A . 水
B . 温度
C . 阳光
D . 空气
33、影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生长的生物因素是( )
A . 田间杂草
B . 河里的鱼
C . 农民家里的鸡
D . 鸟笼里的鸟
34、在炎热、干旱、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选择最理想的植物是( )
A . 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
B . 根系发达、树冠高大的乔木
C . 根系浅小、地上部分很大的植物
D . 根系浅小、生长快速的大叶植物
35、“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是(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生物与环境无关
D . 无法分析判断
36、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其自动(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 罗平油菜田
B .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C . 香格里拉依拉草原
D . 大理洱海
37、在一个由水稻、螟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绝,螟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
A .
B .
C .
D .




38、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动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 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C . 生物圈是由地球上全部生物组成的
D .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39、地球上所有生物共有的家是( )
A . 生物圈
B . 地球
C . 宇宙
D . 太空
40、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正确顺序是( )
①滴水 ②净片 ③展平 ④染色 ⑤盖片 ⑥取材 ⑦吸引.
A . ②①③④⑤⑥⑦
B . ②①⑥③④⑦⑤
C . ②①⑥③⑤④⑦
D . ⑥②①③④⑦⑤
4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装片时要先用凉开水漱口,其目的是( )
A . 让口腔上皮细胞溶解在凉开水中
B . 清洁口腔,清洗口腔上皮细胞
C . 以免残留的食物残渣等影响实验观察结果
D .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2、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清细胞的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核
D . 液泡
43、与生物体的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细胞结构是( )
A . 线粒体
B . 细胞质
C . 叶绿体
D . 细胞核
44、W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线粒体 ⑥叶绿体 ⑦液泡 ⑧染色体.
A . ①②③④⑦⑧
B . ②③④⑤⑧
C . ②③④⑥⑧
D . ①⑤⑥⑦⑧
45、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描述,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 . 细胞→器官→组织→个体
B . 细胞→器官→个体
C . 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
D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46、洋葱鳞片叶表皮属于( )
A . 保护组织
B . 营养组织
C . 辅导组织
D . 分生组织
47、我们吃甘蔗时,首先要剥去坚韧的皮,剥去的主要是( )
A . 保护组织
B . 上皮组织
C . 疏导组织
D . 营养组织
48、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生活
B . 单细胞生物整个生物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C . 单细胞生物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D . 单细胞生物不能完成呼吸、生殖等生命活动
49、艾滋病是由哪一类微生物引起的?( )
A . 寄生细菌
B . 腐生细菌
C . 病毒
D . 真菌
50、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 . 人类
B . 柳树
C . 香菇
D . 禽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