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考: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30小题)
汉代科技多有创新,下图描绘了这一时期某项发明的工艺制作流程(部分)。该发明是( )
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下图是该节目提到的古典诗词。它属于( )
右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1876年发行的“铁路火轮车”招贴画。据记载,当“火轮车”通车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图文材料说明( )
右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1876年发行的“铁路火轮车”招贴画。据记载,当“火轮车”通车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图文材料说明( )
1935年1月,红军占领某重镇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其会址位于右图中( )
阶段 | 作战力量 | 进攻目标 | 中共中央军委批示 |
第一阶段 | 苏北兵团 | 淮阴、淮安、宝应、高邮 | 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 |
第二阶段 | 三个纵队 | 海州、连云港 | 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 |
右图是“1979~1985年中国吸收和利用外资总额”示意图,与之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①创办经济特区②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 (共5小题)
右图所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得益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共2小题)
材料一 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员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察举制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希望实现……为政以德、教民以德,以及由深仁厚泽的君子贤人任官。
——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材料二 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明初开科取士并无南北之分,中期以后有了分地录取的新规定。中央会试首先是南北分卷,后来进一步按南、北、中地域分卷考试,对不同地域考生按比例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请回答:
材料一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 | 钢(万吨) | 煤炭(万吨) | 棉织物(亿平方米) | 谷物(万吨) |
1928年 | 425.1 | 3551 | 18.21 | 7330 |
1940年 | 1831.7 | 16592.3 | 27.15 | 9564 |
增幅(%) | 330.08 | 367.25 | 49.09 | 30.48 |
——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1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材料四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