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围场县棋盘山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下面对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A

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熄

隔绝空气或氧气

B

住宅失火,消防员用水灭火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酒精洒在桌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

D

扑灭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A . A B . B C . C D . D
2、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节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

②金比氢活泼;

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

④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

⑤“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 . ①④⑤ B . ①②③ C . ③④⑤ D . ①③
3、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弱的是(  )
A . 鸡蛋清(pH:7~8) B . 牙膏(pH:8~9) C . 肥皂(pH:10~11) D . 炉具清洁刘(pH:12~13)
4、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 .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 .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5、201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
A . 中子数 B . 质子数 C . 电子数 D . 质子数和中子数
6、物质的变化常常伴随在我们生活中,其中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 B . 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融化 C . 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发生爆炸 D .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7、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空气 B . C . 金刚石 D . 水银
8、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用滴管滴液   B . 加热液体   C . 向试管加固体   D . 熄灭酒精灯
9、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 . 空气只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占空气体积的 C .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 .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一定是空气
10、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 . 空气只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占空气体积的 C .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 .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一定是空气
11、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 . 冰水混合物、二氧化氮、氮气 B . 氯酸钾、过氧化氢、液态氧 C . 洁净的空气、氯化钠、铜 D . 盐水、碳﹣60、水银
12、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 . 冰水混合物、二氧化氮、氮气 B . 氯酸钾、过氧化氢、液态氧 C . 洁净的空气、氯化钠、铜 D . 盐水、碳﹣60、水银
13、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缺乏,在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或想法正确的是(   )
A . 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 . 可用过滤、蒸馏、吸附等方法净化水 C . 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D . 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14、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缺乏,在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或想法正确的是(   )
A . 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 . 可用过滤、蒸馏、吸附等方法净化水 C . 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D . 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15、以下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B . 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1:2 C . 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每2份水分解可以生成2份氧气和1份氢气
16、以下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B . 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1:2 C . 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证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每2份水分解可以生成2份氧气和1份氢气
17、“雪碧”是一种溶有大量CO2的无色的碳酸型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   )
A . 紫色 B . 红色 C . 无色 D . 无法确定
18、“雪碧”是一种溶有大量CO2的无色的碳酸型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   )
A . 紫色 B . 红色 C . 无色 D . 无法确定
19、下列物质放入(或通入)水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植物油 B . 碳酸钙 C . 氮气 D . 食盐
20、下列物质放入(或通入)水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植物油 B . 碳酸钙 C . 氮气 D . 食盐
21、发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火箭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偏二甲肼+2N2O4=3N2+2CO2+4H2O,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C2H8N2 B . 偏二甲肼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C . 偏二甲肼的一个分子中共有12个原子 D . 偏二甲肼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6.7%
22、发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火箭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偏二甲肼+2N2O4=3N2+2CO2+4H2O,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C2H8N2 B . 偏二甲肼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C . 偏二甲肼的一个分子中共有12个原子 D . 偏二甲肼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6.7%
23、若用 表示一种原子,用 表示另一种原子,有如图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甲图表示一种化合物 B . 乙图表示该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C . 丙图表示的两种分子化学性质肯定不相同 D . 参加化学反应的微粒的个数比为 =3:2:1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铅笔芯”主要不是铅  ②“生铁”不是铁  ③“水银”不是银  ④“干冰”不是冰.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 D . ③④
25、下列物质中,长期放在敞口瓶里会变质的是(   )
A . 大理石 B . 浓硫酸 C . 烧碱 D . 浓盐酸
26、下面家族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①用小木条探究蜡烛各层火焰温度

②用鸡蛋壳和食醋来制取少许二氧化碳

③用过滤法使硬水变为软水

④用1L黄豆和1L绿豆混合所得体积小于2L的实验,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③④
27、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30

16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一定作催化剂 B . 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C . Z,Q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2:3 D . 完全反应后,X变为0g
28、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 . 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 .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 . 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29、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 . 用干冰人工降雨 B . 用熟石灰给鱼塘消毒 C . 服用氢氧化钠治胃病 D . 用食醋除去水垢
30、日本福岛3.12地震后,可用二氧化氯(ClO2)来作消毒剂.用氯酸钠(NaClO3)和盐酸反应可制得二氧化氯,反应方程式:2NaClO3+4HCl=2ClO2↑+Cl2↑+2X+2NaCl,请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   )
A . HClO B . NaOH C . H2O D . HClO3
31、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2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 B . 在20℃时,a、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 . 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 . 将b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通过降温实现
32、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水的电解 B . 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 .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 . 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D图中X=      
(2)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
(3)图中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它们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      (填“阳”或“阴”)离子
(4)A粒子与Mg2+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示意图.

①实验时,取下橡皮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待反应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      (填序号)

A.使用的红磷量不足    B.装置气密性不好      C.实验中弹簧夹没有夹紧

(2)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是三大化石燃料:                  

①燃烧化石燃料会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不仅如此,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既要节约使用化石燃料,又要开发利用新能源.

②我国已经开发和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其中含乙醇10%,使用这种乙醇汽油的好处是      (写出一点).

3、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备受关注.
(1)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时      
(2)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3)“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4)
A . 水是有机物,能赋予生 B . 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 C . 水是人体主要的功能物质 D . 水中氧元素含量很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
4、如图是画家用碳墨绘画的我国明朝诗于谦《石灰吟》的国画,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试回答:

(1)该字画能够保存多年而不变色,原因是      
(2)诗句中“千锤万凿出深山”所体现物质的变化:是      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所体现的化学反应是石灰石受热分解,该反应是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要留清白在人间”指的是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该化学方程式为      
5、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你首先观察到的现象是      ,过一会儿,你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其式量为100.

(1)用化学式表示:A        B      
(2)用化学式表示:A        B      
(3)写出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B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其式量为100.

(1)用化学式表示:A        B      
(2)用化学式表示:A        B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根据下列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      ,然后再      
(4)实验室还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常温下,在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不能使木条复燃的是        . (4)
A . 5mL 5% 的过氧化氢溶液 B . 5mL 5% 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 C . 5mL 5% 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硫酸铜溶液 D . 5mL 5% 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红砖粉末.
2、根据下列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3、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也分解,仅生成3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1)(i)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      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ii)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2)【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      .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3)【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装置A中的黑色固体粉末是(填化学式)      ;装置A现象是      

(4)讨论交流: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的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      

处理的方法是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前

      35.6

反应后

      34.0

(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结果精确到0.1g,下同).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河北省围场县棋盘山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