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五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 B . 制取并收集CO2气体 C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2、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葡萄“变”美酒 B . 树根“变”根雕 C . 玉石“变”印章 D . 玩具机器人“变”形
3、可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且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一组药品(   )

A . 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 B . 二氧化锰和氯酸钾 C . 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 D . 二氧化锰和双氧水
4、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是我县濒胡公园的生动写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春天的公园花香四溢,沁人心脾,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 将赤东湖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C . 用肥皂水不可以区分公园人工湖内的水是硬水和软水 D . 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向人工湖内排放
5、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C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 .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
6、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A . 滤渣是Ag、Cu、Zn B . 滤液中含有Zn2+、Mg2+、NO3 C . 滤渣是Ag、Cu、Mg D .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Cu<Zn<Mg
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B .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C . t2℃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D . 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8、茶,是一片树叶的故事.湖北名茶“驹龙园”茶中富含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3个O2 B . 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C . 单宁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 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图示两个实验都与木炭有关,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Ⅱ中试管A内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Ⅱ中试管A内反应方程式为      
(3)在这两个实验中,木炭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有      
(4)在这两个实验中,木炭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有      
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图示两个实验都与木炭有关,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Ⅰ中夹有红热木炭的坩埚钳应      插入 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2)为了证明实验Ⅰ的生成物,接下来的操作是:      
(3)实验Ⅱ中试管A内反应方程式为      
(4)实验Ⅱ中试管A内反应方程式为      
(5)在这两个实验中,木炭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有      
(6)在这两个实验中,木炭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有      
3、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金刚石和石墨都可以氧化成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3)军事上照明弹的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铁制容器不能盛装波尔多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用汽油洗去油污的原理是      
(6)实验室石灰水的表面常有一层白膜,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5、采用适当的试剂,可从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中获得高纯度CaCO3 , 其流程如图:

①流程图中进行的操作2的名称是      

②石灰石煅烧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③该流程图所示物质中,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氧化物是      (填“化学式”).,该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使原料中各原子的利用率尽可能达到100%是“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上述流程中有的物质可以再利用,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黄铜样品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的那种金属的质量分数,取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g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35

m

8.05

7.4

6.75

6.75

(1)m的值为       g.
(2)所用稀硫酸的浓度为多少?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
(4)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类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2、新年联欢晚会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魔术:大烧杯中盛有一只燃着的蜡烛和一团包有过氧化钠(Na2O2)的棉花,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蜡烛慢慢的熄灭,然后棉花突然剧烈的燃烧起来.这出乎意料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和探究.

(1)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2)【提出问题】棉花为什么会燃烧?

【提出猜想】

(i)可能是蜡烛燃烧引燃了棉花.

(ii)可能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

(iii)      

(3)【实验验证】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无现象

猜想(i)      (填“成立”或“不成立”)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充分振荡,并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

钠反应生成了氧气 猜想(ii)成立

      

      

猜想(iii)成立

(4)【实验结论】

①CO2 与Na2O2反应生成了氧气与一种化合物,化学方程式为      

②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2O2)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五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