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天津市武清区等五区县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高一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 . 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B . 是否能通过滤纸 C .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D . 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2、在Na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测得Al3+浓度为0.1mol/L,SO42浓度为0.3mol/L,则混合溶液中Na+的浓度为(   )
A . 0.15mol/L B . 0.45mol/L C . 0.6mol/L D . 0.3mol/L
3、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加入固体粉末   C . 倾倒液体   D . 尾气吸收
4、在容量瓶上无须标记的是(   )
A . 标线 B . 温度 C . 浓度 D . 容量
5、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摩尔是一个物理量 B .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 . 1mol12C与0.012kg12C所含碳原子数相同 D . 1molO2约含6.02×1023个氧分子
6、关于100mL 1mol/LCaCl2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B . CaCl2的物质的量为1mol C . 取出50 mL后,剩余溶液中Ca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D . 该溶液中水的体积为100 mL
7、在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 KMnO4→O2 B . CO 2→CO C . Fe2O 3→Fe D . Br→Br2
8、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
A . 稀硫酸 B . 蔗糖 C . CuSO4•5H2O D . NaCl固体
9、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 NH 、Cu2+、Cl、NO B . K+、Na+、CO 、S2 C . K+、Na+、CH3COO、SO D . Ba2+、Mg2+、HCO 、Cl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 . 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前者大于后者 C . 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D . 相同条件下的一氧化碳和氮气,若气体体积相等,则质量也相等
11、有如下两个反应:①Cu+2Fe3+=Cu2++2Fe2+;②Fe+Cu2+=Fe2++Cu.判断Fe3+、Fe2+、Cu2+氧化性强弱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Fe3+>Cu2+>Fe2+ B . Cu2+>Fe3+>Fe2+ C . Fe3+>Fe2+>Cu2+ D . Fe2+>Cu2+>Fe3+
12、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 . 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不能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 . 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 ,液体也不能蒸干 D . 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3、向0.1mol/L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 )
A . Na+、CO32 B . Na+、HCO3 C . CO32、HCO3 D . Na+、OH
1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常温常压下,3.2g O 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B . 标准状况下,18g H2 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C . 常温常压下,92g NO2和N2O 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 NA D . 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22.4L N2所含原子数均为2 NA
15、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某同学归纳的物质及其所属类別与右图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X﹣胶体  Y﹣混合物   Z﹣淀粉溶液 B . X﹣化合物 Y﹣含氧酸盐  Z﹣氯化钠 C . X﹣气态氢化物 Y﹣酸    Z﹣盐酸 D . X﹣强电解质   Y﹣强酸  Z﹣硫酸
16、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继续通入某气体仍无沉淀,则该气体可能是(   )
A . Cl2 B . NH3 C . NO2 D . CO2
17、某气体可能含有CO、CO2、NH3、HCl、H2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CuSO4(变蓝),判断该气体中一定有(   )
A . HCl、CO2、H2 B . CO、H2、H2O C . CO、H2、NH3 D . HCl、CO、H2O
18、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 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氨原子数之比为(   )
A . 5:3 B . 5:4 C . 1:1 D . 3:5
19、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 . 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小 C . 气体摩尔体积:甲<乙 D .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泥浆中泥沙是溶质,水是溶剂

②医用酒精中,水是溶剂,酒精是溶质

③凡是分散质能通过半透膜的分散系即属于胶体

④通过丁达尔现象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②④

二、解答题(共8小题)

1、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 ②液态SO3 ③液态的醋酸 ④汞 ⑤BaSO4固体 ⑥纯蔗糖(Cl2H22O11)⑦酒精(C2H5OH) ⑧熔化的KNO3 ,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
(1)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2)以上物质中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在横线上填所加试剂的化学式或名称.
(1)BaCl2    NaCl    K2CO3      
(2)CaCl2    NaNO3    H2SO4      
3、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加热分解、加入化学试剂等.填写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的方法.
(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      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2)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可采用      的方法.
(3)粗盐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氯化钙、氯化镁及﹣些硫酸盐.对粗盐中的这些杂质可采用            的方法除去.
(4)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      的方法.
4、综合题。
(1)胃液中含有盐酸,胃酸过多的人常有胃疼烧心的感觉,易吐酸水,服用适量的NaHCO3 , 能治疗胃酸过多,请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如果病人同时患胃溃疡,为防胃壁穿孔,不能服用小苏打,此时最好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如胃舒平),离子方程式为:      
5、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Cl、Ba(NO32、CuSO4、Na2CO3 , 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滤液呈无色

②向①中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试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白色粉末中

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以上物质均写化学式),

写出第①步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②反应步中离子方程式:      

6、根据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回答下列问题:

(1)还原产物是      

(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用双线桥标上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7、实验需要0.1mol/L NaOH溶液450mL,根据溶液配制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定容要用到       mL的容量瓶.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       g.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5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托盘天平准确量取所需的NaOH的质量,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
C、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洛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4)对所配浓度影响的对应操作是(填写字母)

偏大的有       

偏小的有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记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8、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含铁元素2g,这2g铁元素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Fe2+易被吸收,所以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补充含Fe2+的亚铁盐(如FeSO4).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成Fe2+ , 有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为常见的铁元素的几种微粒,其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1)
A . Fe B . Fe2+ C . Fe3+
(2)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 , 在此过程中      是氧化剂,说明维生素C具有      性.
(3)在人体中进行Fe2+  Fe3+的转化时,

①反应中的Fe2+发生      反应,②反应中的Fe3+      

(4)市场上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的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为      
(5)已知下列反应:

①H2O2+2Fe3+=2Fe2++O2↑+2H+②2Fe2++H2O2+2H+=2Fe3++2H2O

反应①中生成1mol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反应①、②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在该反应中Fe3+的作用为      

(6)在Fe+4HNO3=Fe(NO33+NO↑+2H2O的反应中,HNO3表现了      性和      性,毎有1molFe参加反应转移电子       mol.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天津市武清区等五区县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