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6小题)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② ,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③慎终如始, 。( 《老子》 )
④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⑤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⑥ , 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⑦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密州出猎》)
⑧ , ,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⑨陶渊明逍遥洒脱一句“ , ”,让无数后人对小小的秋菊致意膜拜。(陶渊明《饮酒》)
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墨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阅读所带来的脑力冲击,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涛天巨浪,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浸润 不着痕迹
改为 改为
“我相信你得离开,简。我很抱歉,简妮特,可是我真的相信你得离开。”
这是个打击,可是我没有让它把我打垮。
“好吧,先生,往前走的命令一来,我就可以走。”
①上述这段文字节选自世界文学名著《简·爱》。主人公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中的身份是 ,这个"打击"是指 。
②从上述文段中可以看出简爱的性格特点是 。
【乙】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的点心……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①【乙】这两段文字都出自《朝花夕拾》,【甲】出自其中的《 》
【乙】出自其中的 《 》
②【甲】段中的“这意见”具体内容指什么?
③【乙】“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的原因是什么?
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即将结束,九年级某班决定开展“我心中的语文”专题活动,请你参加。
你想说:
①鲁迅的意思是:
②柯勒律治的意思是:
结合上述文字,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举例谈谈你对语文中“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其中一点的理解。(划线三点中任选一点,举例课内外均可)
我选: 分析:
二、阅读·理解(共4小题)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姜夔①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②。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①姜夔(kuí):宋朝著名诗人 。②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间为古田尉。时邻寇侵境,或曰:‘可以去乎?’焕曰:‘寇至则去,国谁与守?’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其家歼焉。帅府嘉其忠勇,立祠祀之。(《泉州府记》)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后值倾覆
③或曰:可以去乎? ④遂率其民敌之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焕曰:‘寇至则去,国谁与守?
挺胸·收腹·抬头
①常听到有人感叹:压力大、不幸福;有人抱怨:不公平、真倒霉;有人诉说:不如意、好失败。遇到烦心事,有所抱怨,本属正常。但任其蔓延,让情绪总是先于认知,不经意间我们就会被这种悲观、焦虑、懊恼的“负能量”所裹挟,影响心情不说,甚至还会让心灵笼上雾霾,让人走上灵魂的孤岛。
②一位作家曾说,“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的确,这种缺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生活的辩证法正在于,成长总是与摔跤相伴相随。问题在于,面对挫折和苦难,如何不被困顿压倒?怎样涵养从容不迫的心态?想来,人生就像站军姿,要挺胸、收腹、抬头望前。
③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正如马克思的那句名言,“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偶尔的挫折,一时的失败,其实只是苦我心志、劳我筋骨、饿我体肤、乱我所为的考验。面对困境,一味叹息、徒然悲伤,无益于事;相反,勇敢面对、攻坚克难,方能激流勇进。向压力宣战,同自己较劲,必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然而只有经历这份痛苦,才能有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的蜕变。
④收腹,以“无为”的心态敛起欲念。“无为”心态并非不求上进,而是理性克制。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如意的原因何在?不少时候是意太高,欲太盛,心太强。意太高在于目标定得过高,欲太盛在于所欲所求过多,心太强在于攀比之心太强。曾有人问一位百岁老人,生活中让他感到轻松快乐的事情是什么?老人回答:没有同龄人带来的各种攀比和压力。老人的答案说出一个道理:很多烦恼其实只不过是庸人自扰。抚躬自问,就会发现,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事业不成功、生活不快乐,而是无制之心拉大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放大了成长的烦恼,最后反而让我们裹足不前。生命是一种有节制的修行。克制过强的欲念,前方的路才能走得稳健踏实。
⑤抬头,以无量的眼界展望人生。抬头干什么?白天极目远方,夜晚仰望星空。说到底,就是要扩展胸中的格局。一个人的人生能抵达多远,并不是由他的腿决定,而是由他的心决定。心太小、苦太多,苦自然由心而溢;目光短、瑕疵近,泪必定夺眶而出。眼界宽了,胸怀广了,才能把生命拉长,把人生放大。很多时候,一时一己的缺憾,放在更宽广的时间段来看,不过是生命航程中的一个浪花;一事一理的纠结,放在更大的人生坐标视之,不过是前行路上的一块小石头。
⑥毛泽东同志有诗,“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生活只有在品味得失和甘苦中,才能得到升华。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昂首挺胸,目视远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选自《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27日 04 版)
有些事情你不必知道
①他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到学校报到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告诉他,新生报到必须要有档案材料,包括高中学历的证明,才准予报到。
②他一下子愣住了,对于来自农村,中学也没读完,一直处于社会底层,辛辛苦苦打工的他来说,档案是什么,他一点概念都没有。他从小就喜欢文艺,喜欢表演,19岁那年来到北京漂了三年,住地下室,当群众演员跑龙套,考电影学院只是来试一试。当拿到专业课合格的通知书时,他的第一个念头只是:这下糟了。因为,考上了意味着要交1万元的学费。而家里全部积蓄也才四千多元。
③于是,当他得知没有档案不得录取的时候,不知道档案为何物的他也没有多想,就对老师说:“要不就算了吧。”
④那位老师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的学生。成千上万的人拼着命想踏进这所学院的门槛,而他竟然轻描淡写地说算了。老师仔细打量着面前的这个学生,高高瘦瘦,话语不多,英俊的脸上有着一股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明亮的眼睛里有一丝忧郁一闪而过。老师疑惑了,她放心不下。她不知道,看似轻松的面容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
⑤一夜辗转无眠。第二天一早。老师就根据考生的地址打电话询问情况,终于得知,那位考生家境贫寒,初中没上完就辍学外出打工,因此没有高中毕业证。但是通过询问得知,由学校补办学历证明、调送档案还是可以的。
⑥老师悄悄地把这一切都做好了,然后打电话通知那位考生来报到。她没有再说起档案的事,他也不知道。
⑦这是一所人才济济的院校,俊男美女,很多来自大城市和小康家庭,唯有他生活困窘,经常提襟见肘。大一的时候郊游,大家都带着好吃的,在一起尽情享受,只有他默默地走到小树林中,假装不饿,假装专注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这一切都没逃过老师关注的眼睛。在老师的授意下,女生撒娇地叫着他的名字:“哎,快来帮我的忙,我都吃不下了。”或是,“哎哎,撑死我了,你也给我解决点负担吧。”大家会很自然地把他从小树林里拽出来,把他摁在烧烤摊前,你一口我一口地往他嘴里塞。
⑧再有郊游的时候,他更不需要带任何东西了,总有老师或女生把他的那份都准备好了。
⑨有一次,有个广告要找班上5位漂亮的女同学拍,每人可以得到2000元的酬金。班主任老师提出了一个条件:必须再带一个男同学。广告公司没答应,老师知道这个广告根本就没有男模的戏份。但在老师的再三争取下,他顺利地参与了广告的拍摄。在拍摄现场。他使出浑身解数,亮出十八般武艺,为的就是不给老师丢脸。他的敬业、认真让在场的同学和导演都深深地感动了,一个个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⑩广告播出后,他却找不到自己的角色。他以为是自己的演技不过关,也不好意思去问,拿着2000元的酬金顺利地度过了一段困难时期。他不知道的是,其实那个广告根本就不需要他。
⑪由于班里经常搞活动,班上要求每个同学交班费2000元。从开学直到毕业,整整4年、他都不知道这一件事,因为他从来就没交过。因为老师告诉班长,不要收他的班费,而班上其他22位同学,从来也没有透露过交班费的事。这一件事,他也从来不知道。
⑫直到有一次,上电视做节目,节目组请来了他的班主任老师,他才知道,原来这么多的事情他都一无所知。他问老师为什么这些事情不告诉他?老师说,有些事情你不必知道。
⑬有些事情你不必知道。这是一位老师对学生的爱护,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关怀,更是一位智者对尊严的解读。正是这种呵护,使他从一个内向自卑的山区孩子,成长为一个拥有阳光般笑容的大明星。
⑭他,叫郭晓冬,他的老师叫崔新琴。不得不说的是,遇到崔老师,是郭晓冬一生的幸运。
大家会很自然地把他从小树林里拽出来,把他摁在烧烤摊前,你一口我一口地往他嘴里塞。
三、作文(共1小题)
我们曾新奇,我们曾迷茫,我们也曾踌躇满志;我们曾哭过,我们曾笑过,我们真情面对每个人,真情度过每一天。我们拥有青春,拥有梦想,我们要让世界惊叹我们的力量!
请以“属于自己的天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