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和上下文内容填写相应汉字。

仲春和暖,粉白娇艳的桃花杏花争yán       斗艳,伟岸挺拔的白杨树力争上游,青春的你是否满怀热chén       投入到无边无垠的知识海洋?用不折不挠的意志去锤liàn       自己吧,去dì      听生命澎湃的潮音!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敬业与乐业》节选自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36年版) B . 请你说说这个难题该怎么解决好。 C . 我把知道的故事写成小册子,每册三四页。 D . 三月中旬的诵读节,初二年级的你展示了诵读经典的青春魅力吗?
3、下列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 , 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B . 园博园里的花卉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C . 计算机是一种高科技工具,但并不意味着拥有它就能事半功倍 D . 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只见一斑。

②为山九仞,      

      ,不能十步。

      ,疏而不漏。

⑤《陋室铭》中从反面写出作者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⑥范仲淹《渔家傲》中抒写思念家乡,但又慨叹功业未立的复杂情感的句子是:            

5、《水浒传》名著阅读。

(1)《水浒传》的作者      (朝代)的      ,该书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      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替天行道,劫贫济富的豪举。

(2)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生动的人物形象,林冲是一百零八将中的著名英雄,他夜走蜈蚣岭,火并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 B . 《水浒传》中晁盖、吴用、公孙胜等七位好汉能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刘唐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恰到好处,全然不露痕迹,使精明的杨志中了计。 C . 《水浒传》108将中有三对夫妻:小尉迟孙新与母大虫顾大嫂,菜园子张青与母夜叉孙二娘,矮脚虎王英与一丈青扈三娘。 D . 《水浒传》108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小旋风柴进,“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的都是花和尚鲁达。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1)【综合实践】许多触景生情的作品都是由联想产生的。高尔基将革命先驱勇敢搏击沙皇政府谱写成散文诗《海燕》,郭沫若由石榴深红色的花联想到“夏季的心脏”。勤思精想,活跃思维。请你展开想象和联想,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将“童年”“风筝”“天空”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文字,描绘一幅画面。

(2)【专题研讨】2011年71岁的巴西退休老人德索萨曾经在沙滩上捡到过一只奄奄一息的企鹅,他花了一周时间来去掉黏在小企鹅羽毛上的黑色油污,带回家照料直至4个月后小企鹅恢复健康。他给企鹅取名丁丁,之后将其放回大海。但几个月以后丁丁再次回到这片海滩并认出了救命恩人,德索萨先生惊喜不已。尽管每年都有四个月的繁殖季节丁丁要离开,但是剩余的时间它都是和德索萨先生呆在一起,这种不能飞的鸟儿每次都要游过5000英里回来看望德索萨先生。

①对《鸟》专题进行学习探究后,请你写出两个与鸟有关的成语:      

②概括新闻,15字以内。      
















③结合《鸟专题》的学习,写出自己阅读新闻后的感悟。      

二、阅读理解(共5小题)

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淇上送赵仙舟

(唐)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①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祖帐:道旁设帐饯行,也指送行的酒筵。

(1)试分析《淇上送赵仙舟》诗中作者情感的变化。

(2)试赏析《淇上送赵仙舟》诗中“望君犹伫立”中“犹”的妙处。

(3)试分析两首诗所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

2、阅读下面两段古文,然后做题

(甲)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畜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乙)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面句子加下划线词语

啮伤人多矣             ②移祸于人也      

之不以其道             ④一或尽粟一石      

(2)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虚词与“贾人安能畜之”“之”意义与用法相同的是(      )

(2)
A . 戒仆养终老 B . 只辱于奴隶人 C . 千里者 D . 而不能通其意
(3)用“/”划分下面句子两处语法停顿

仆 言 为 陈 尧 咨 售 之 贾 人 矣

(4)翻译下面句子

①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

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两篇古文均写到了马,但是马在两篇文章中作用不同,试分析之。

3、阅读陆高峰的《从微博到微信》,然后答题

    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腾讯微博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

    ②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

    ③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博客、微博和微信。

    ④博客(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通常用来在网上发表文章;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140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微信,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端的应用软件,可以联系到你的手机联系人和QQ好友,发送语音图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

    ⑤从微博和微信的传播形态和用户体验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⑥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尚不具备媒体形态,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A】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38267622。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B】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⑦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甚至将微博当成是【C】“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

    ⑧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也许融合是必然的,毕竟早在2010年初印度就推出了“语音版微博”,并受用户追捧,而国内也有类似的语音微博开发成功。

    ⑨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1)文章开头提到两条消息有哪些作用?

(2)根据第⑥段内容,回答问题。

①A句“截止本文写作时”几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B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根据本文内容,说说微博能成为C句“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的原因。

4、阅读议论文《人不炼,不成器》,然后答题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须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从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②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得到的知识。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成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都说明了以上道理。资*源%库资*源%库 ziyuanku.com

    ③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他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④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所谓格物致知。

    ⑥了解自己,不是容易的事。人的头脑是很狡猾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得对自己毫无偏爱,像侦探调查嫌疑犯那样窥视自己,在自己毫无防备毫无遮掩的时候——例如在梦中、在醉中、在将睡未睡的胡思乱想中,或心满意足、得意忘形时,捉住自己平时不愿或不敢承认的私心杂念。

    ⑦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说“人生实苦”确是有理由的。

(1)分析第一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2)说说第二段中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这段文字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它应该放在哪两个小节之间,说出你的理由。

5、阅读彭育彩的小说《花事》,然后答题

    ①柳菲絮喜欢用方块字编织梦想,她常常沉迷于键盘的敲击声中,忘记了白天和黑夜。与所有的妙龄女孩一样,柳菲絮爱花,尤爱玫瑰花。

    ②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柳菲絮看见了成片的玫瑰花。这些玫瑰花,娇艳欲滴。带露水的花瓣,如女人的红唇,在绿如翡翠的青草的辉映下,泛着神秘的光泽,让柳菲絮想起了蒙娜丽莎的微笑。

    ③柳菲絮奔向玫瑰花,她的心跳,扑通扑通的。可玫瑰花的倩影,却渐渐地淡了,模糊了。一个曼妙女孩,款款地碎步前来。女孩楚楚动人,笑声如铃,笑靥如花,如一轮高悬在夜空中的皎洁的满月。柳菲絮想,是不是只有这样的女孩,才配拥有玫瑰花?柳菲絮的心里,哽着一颗酸葡萄。不知什么时候,女孩在柳菲絮的叹息声中消逝了,玫瑰花也一瓣一瓣地散落在柳菲絮不眠的床头灯里。

    ④柳菲絮依稀记得,梦中的女孩,像极了阿雅。

    ⑤阿雅的瓜子脸,白里透红,娇嫩得像一块水豆腐。阿雅的皮肤,又细又滑,洁净得像一张白纸。阿雅的小腰,迷人的细蜂腰,套上时髦的短裙,婀娜多姿,凹凸有致,曲线既分明又柔和。阿雅简直就是童话里的白雪公主。

    ⑥而柳菲絮呢,则是一个灰姑娘。黑芝麻似的几粒雀斑,使柳菲絮的脸像是一块没有染色成功的灰布片。粗粗的腰身,活脱脱是一个上底与下底尺寸一样大的圆桶。柳菲絮每天节食,幻想有朝一日能拥有飞燕一样轻盈的身姿,可这体重,还是像雨后的春笋,一个劲地疯长。

    ⑦阿雅的桌面,总是不缺少玫瑰花。紫红的,鲜红的,淡红的,像一目团燃烧的火焰,灼伤了柳菲絮的眼睛。打出生到现在,还没有哪一个男孩子送柳菲絮玫瑰花。每每看到玫瑰花,柳菲絮便鼻子泛酸。

    ⑧阳光透过粉红的窗帘,洒在丝绒被上。柳菲絮睁开惺忪的睡眼,摸摸晕乎乎的额头,烫得很。昨晚一夜没睡好,好困。柳菲絮想,干脆请假休息一天算了。

    ⑨后院的杏花,开得正艳。柳菲絮挑选了最美的几朵采摘下来,插在花瓶里。柳菲絮真希望这些杏花就是玫瑰花。可不管柳菲絮怎么看,杏花还是杏花。也许是红得不够鲜艳吧!柳菲絮小心地将玫瑰红的指甲油涂在花瓣上,杏花有了玫瑰的颜色,却依然不是玫瑰。柳菲絮没有泄气,她翻出元宵晚会时用剩的彩纸。一朵朵的玫瑰,便在她灵巧的手中绽放开来。看着这些纸花,柳菲絮想起了让人心碎的哀乐。柳菲絮叹了一口气,将这些纸花揉成一团,丢进废纸篓,自嘲地笑了两声出了门。 WWW.ziyuanku.com

    ⑩她悄悄地来到花店,看看左右没有熟人,便神不知、鬼不觉地预定了一束红致瑰,留下地址,然后匆匆地逃走了。一路上,柳菲絮的嘴角微微地扬起,脸上漾起一团红晕。

    ⑪夜里,柳菲絮又梦见了玫瑰花。柳菲絮看见轻盈如羽毛的自己,穿上了洁白的束腰裙,端坐在香气袭人的花蕊中。远处,他的身影,越来越近。他对柳菲絮说,你的文字,像你,清爽,宜人。

    ⑫一种失控的眩晕,让柳菲絮张开双臂,投入他的怀抱。柳菲絮携起他的手,冉冉地飘向云端。在迷醉的笑声中,柳菲絮醒了过来。 资*源%库

    ⑬吃过早餐,柳菲絮来到办公室。未婚的女孩子,陆陆续续地收到了男朋友的玫瑰花。柳菲絮的心跳,扑通扑通的。

    ⑭他来了,手中的玫瑰花,瞬间照亮了柳菲絮的眼睛。

    ⑮是他吗?真的是他!柳菲絮慌乱了起来。

    ⑯他说,玫瑰花是他送给柳菲絮的情人节礼物。他还说,在他的心中,柳菲絮是最美丽的女孩子。

    ⑰办公室里的同事,都躲在一旁,捂着嘴偷笑。

    ⑱她正想接过他的玫瑰花,这时,柳菲絮昨天订购的那束玫瑰花,也由服务生送了过来。他有些尴尬,搓了搓汗湿的手,将玫瑰花和一个精美的纸袋塞到柳菲絮的手中说:“祝你情人节快乐!”说完,便转身匆匆地走了。

    ⑲柳菲絮打开纸袋,里面是一沓剪报,剪报上登载的.全都是柳菲絮发表过的文章。一股暖流,在柳菲絮的血管里欢快地流淌着。柳菲絮捧起这沓剪报,将剪报紧紧地贴在胸口。柳菲絮听见自己的心跳,扑通扑通的。

    ⑳在同事们不解的目光中,柳菲絮将自己订购的那束玫瑰花,丢进了垃圾桶里。

(1)阅读本文,根据故事情节填空

爱上玫瑰——       ——制作玫瑰——      ——收到玫瑰

(2)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2)
A . 柳菲絮喜爱玫瑰花,不喜欢杏花,可惜没有任何人给她送玫瑰花,她只能把指甲油涂在杏花花瓣上,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 B . 柳菲絮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貌,却因内在的才华最终收获了美好的爱情,蕴含着作者的爱情观与价值观,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C . 小说两次写到梦境,第一次写梦到了阿雅,是为了突出柳菲絮对美貌的渴望;第二次写梦到了“他”,是为了突出柳菲絮对玫瑰的渴望。 D . 小说中“送剪报”这个情节,出入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既照应了开头,又突出了“他”是一个有心人,真正地爱柳菲絮,颇具艺术匠心。
(3)试分析小说以“花事”为题的作用。

(4)阅读课内链接和小说节选的相关文字,试分析写法和表达作用上的异同。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紫藤萝瀑布》

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柳菲絮看见了成片的玫瑰花。这些玫瑰花,娇艳欲滴。带露水的花瓣,如女人的红唇,在绿如翡翠的青草的辉映下,泛着神秘的光泽,让柳菲絮想起了蒙娜丽莎的微笑。                                                        ——《花事》

三、作文(共1小题)

1、请以“珍藏往日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书写工整规范。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