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日照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 .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B . 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C .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 D . 用 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2、现有一杯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 加入一定量的水    B . 恒温蒸发部分水 C . 升温到60℃   D . 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 B . 二氧化碳 C . 金刚石 D . 氯化钠
4、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核电荷数为79 B . 核外电子数为34 C . 质子数为34 D . 中子数为45
5、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X

7.2

2.8

A . a和c是反应物 B . d一定是催化剂 C . X=2.0g D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6、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块制成冰雕 B . 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 . 泥土烧成瓷器 D . 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 . 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 . 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D . 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炭燃烧后生成红色固体 B .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9、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不反应,取过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经检验,滤渣中只有X、Z.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X>Y>Z B . Y>Z>X C . Y>X>Z D . X>Z>Y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做玻璃刀﹣﹣金刚石硬度大 B . 石墨做电池电极﹣﹣石墨很软 C . 不锈钢做水壶﹣﹣不锈钢有导热性 D . 钛合金制造船舶设备﹣﹣钛合金抗腐蚀性强
11、2015年10月,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为治疗疟疾做出突出贡献,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分子的化学式为C15H22O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含量最高 B . 青蒿素由青蒿素分子构成 C . 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15:22:5 D . 1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
12、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 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B . 将污水排入大海 C . 察觉燃气泄漏后,严禁明火或电火花 D . 将垃圾分类投放
13、“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 . 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B .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C . 汽车排出大量尾气 D . 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
A . 硬水    天然气 B . 石油    金刚石 C . 大理石    铁锈 D . 干冰    液氧
15、下列灭火方法 的是(   )
A . 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 . 森林发生火灾,可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 C .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 D . 油锅着火,泼水灭火
16、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 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 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 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7、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  +3  2 ,反应前后,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4P+5O2  2P2O5 B . FeCl3+3NaOH=Fe(OH)3↓+3NaCl C . Zn+H2SO4=ZnSO4+H2 D . 2H2O  2H2↑+O2
18、如图所示,瓶中X为固体,当把滴管内的液体Y滴入瓶中,导管口一定没有气泡产生的是(   )

A

B

C

D

X

MnO2

NaCl

Mg

CaCO3

Y

H2O2

H2O

H2SO4

HCl

A . A   B . B   C . C   D . D
1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20、能用金属与同一种稀酸反应制取的化合物是(   )

A . CuCl2 , AlCl3 B . ZnCl2 , MgCl2 C . Fe2(SO43 , FeSO4 D . Na2SO3 , K2SO4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从Ca、Fe、C、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①钙离子      ②两个硝酸根离子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冶炼铁中用到的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      

②一种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是      

③实验室常用的液体燃料是      

2、从Ca、Fe、C、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3、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      (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b”或“c”,下同).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克,该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填字母);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克.
4、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图1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      (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      (填“有”或“没有”)增减.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从反应类型角度

(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      (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      (填化学式).

(3)从能量变化角度

(借用图2装置分别进行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      .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填标号).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5、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小明在做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进行了探究.

(1)【提出问题】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什么有刺激性气味?

【查阅资料】(i)6H2SO4(浓)+2Fe  Fe2(SO43+6H2O+3SO2

(ii)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

【进行猜想】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可能有二氧化硫.

A中硫酸浓度

实验现象

A中生成气体成分

B中品红溶液

D中品红溶液

爆鸣实验

实验①

98%

      

不褪色

无爆鸣声

只有SO2

实验②

45%

稍有褪色

不褪色

有爆鸣声

      

实验三③

25%

      

不褪色

      

只有H2

(2)【实验探究】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将E中收集的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

请帮助小明完成下列内容:

【实验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不同,当硫酸浓度达到足够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硫.

【交流反思】写出实验3中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实验2中发生爆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甲、乙的名称:甲      ,乙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填标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      (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      (填“a”或“b“)端,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      
(4)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中      (填标号)装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黄铜(铜锌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日用品.为测定某黄铜材料中锌的含量,化学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称取15.0g此黄铜材料,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测定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并根据实验情况绘制了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图.

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

(1)15.0g黄铜材料中含锌       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日照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