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六节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同步训练
年级:高一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共15小题)
1、经典力学规律有其局限性.物体以下列哪个速度运动时,经典力学规律不适用( )
A . 2.5×10﹣5m/s-
B . 2.5×102m/s-
C . 2.5×103m/s-
D . 2.5×108m/s
2、经典力学规律不适用于下列运动的是( )
A . 子弹的飞行-
B . 飞船绕地球的运行
C . 列车的运行-
D . 粒子接近光速的运动
3、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并不说明经典力学失去了意义,而只是说明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是( )
A . 宏观世界,高速运动-
B . 微观世界,低速运动
C . 宏观世界,低速运动-
D . 微观世界,高速运动
4、普朗克在1900年将“能量子”引入物理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在下列宏观概念中,具有“量子化”特征的是( )
A . 人的个数-
B . 物体所受的重力
C . 物体的动能-
D . 物体的长度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光的干涉造成的
B . 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
C . 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的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
D .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测量单摆周期应该从小球经过平衡位置处开始计时
E . 沙漠中的“蜃景”现象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波的图象表示介质中“某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
B . 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时,观察到的频率变大
C .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D . 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E . 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真空的光速都是相同的
7、从狭义相对论出发,我们可以得到下列哪些结论( )
A . 同时的绝对性-
B . 事件的因果关系可以颠倒
C . 运动的时钟变快-
D . 物体质量随速度增大而增大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振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
B .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是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
C . 调谐是电磁波发射应该经历的过程,调制是电磁波接收应该经历的过程
D . 寒冷的冬天,当人们在火炉旁烤火时,人的皮肤正在接受红外线带来的温暖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同种介质中,光的波长越短,传播速度越快
B . 泊松亮斑有力地支持了光的微粒说,杨氏干涉实验有力地支持了光的波动说
C . 某同学在测单摆的周期时将全振动的次数多记了一次,则测出的周期偏大
D . 静止在地面上的人观察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观察到的长度比杆静止时的短
10、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是波,都能发生衍射、干涉和偏振现象
B . 火车过桥要慢开,目的是使驱动力的频率远大于桥梁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共振损坏桥梁
C . 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电磁波
D . 由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可知,质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都是随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的
11、关于电磁波和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于高频电磁波向外界辐射能量的本领更强,所以经过调制的高频电磁波才能把我们要发射的信号发射出去
B . 电磁波是由恒定的电场和磁场产生的
C . 研究高速火车的运动必须利用相对沦的知识
D . 研究速度远小于光速的粒子的运动利用相对论的知识
12、关于电磁波和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微波最适宜以天波的形式传播
B . 托马斯.杨第一次用实验室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C . 理想实验是把实验的情况外推到一种理想状态,所以是不可靠的
D . 狭义相对论认为一切物理规律对于所有惯性系都具有相同的形式
13、牛顿时空观也叫经典时空观,下列关于经典时空观及经典力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经典时空观认为空间和时间是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而存在的
B . 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它适用于宏观和微观世界
C . 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随运动状态而改变的
D . 经典力学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的宏观物体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波的传播过程中,质点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B .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指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C . 当某列声波产生多普勒效应时,相应声源的振动频率不一定发生变化
D . 物体做受迫振动时,驱动力的频率越高,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幅越大
E . X射线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高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 不管光源与观察者是否存在相对运动,观察者观察到的光速是不变的
B . 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
C . 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D . 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
E .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声波波长较长,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5小题)
1、
如图所示,一束激光频率为ν0 , 传播方向正对卫星飞行方向,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卫星速度为u,则卫星上观测到激光的传播速度是 ,卫星接收到激光的频率ν ν0(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20世纪初,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 ,改变了经典力学的一些结论.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 的,而相对论指出质量随着速度变化而 .经典力学只适用于解决 问题,不能用来处理 问题.
3、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经典物理已达到了完整、成熟的阶段,但“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人们发现了经典物理学也有无法解释的实验事实,“两朵乌云”是指 (填“宏观问题”或“微观问题”)与 (填“高速问题”或“低速问题”).
4、作为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之一,爱因斯坦提出:对不同的惯性系,物理规律是 .
5、处理微观、高速物体的动力学问题,牛顿经典力学不再适用.20世纪初,著名物理学家 (人名)建立了狭义相对论,阐述物体做以接近光的速度运动时所遵从的规律.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5小题)
1、两个惯性系S和S′,沿x(x′)轴方向作匀速相对运动.设在S′系中某点先后发生两个事件,用静止于该系的钟测出两事件的时间间隔为τ0 , 而用固定在S系的钟测出这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为τ.又在S′系x′轴上放置一静止于该系长度为l0的细杆,从S系测得此杆的长度为l,则τ与τ0 , l与l0关系?
2、
一列火车以速度v相对地面运动,如图所示.如果地面上的人测得,某光源发出的闪光同时到达车厢的前壁和后壁,那么按照火车上的人的测量,闪光是先到达前壁还是后壁.
3、一枚静止时长30m的火箭以0.6c的速度从观察者的身边掠过,火箭上的人测得火箭的长度为多少m , 观察者测得火箭的长度为多少m .
4、火箭以0.75c的速度离开地球,从火箭上向地球发射一个光信号.火箭上测得光离开的速度是c,根据过去熟悉的速度合成法则,光到达地球时地球上测得的光速是多少?根据狭义相对性原理呢?
5、黑洞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它的密度极大,对周围的物质有极强的吸引力,根据恩爱斯坦理论,光子是有质量的,光子到达黑洞表面时也将被吸入,最多恰能绕黑洞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天文观测,银河系中心可能有一个黑洞,距该黑洞6.0×1012m远的星体正以2.0×106m/s的速度绕它旋转,距此估算可能黑洞的最大半径为多大?(保留一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