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甘肃省兰州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6小题)

1、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叶绿体中合成的ATP可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B . ATP合成酶通过为ADP提供能量来催化ATP合成 C . 细胞中的能量通过ATP在吸能和放能反应之间的循环实现流通 D .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ATP的水解速率显著大于合成速率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一定不同 B . 生长素和赤霉素都是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 C . 顶端优势和茎的背地性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 . 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3、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B . 浆细胞及其所分泌的抗体都可以特异性的识别抗原 C . HIV可在人体内环境中增殖,从而破坏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D .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促使下丘脑分泌细胞合成并释放抗利尿激素
4、将某二倍体植物的花粉培育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筛选出植株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植株A自交之后会出现性状分离 B . 植株A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可育配子 C . 植株A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属于二倍体生物 D . 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5、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使Na+逆浓度进入液泡,从而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Na+进入液泡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 . 该载体蛋白数量增多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C . 液泡膜上水分子的扩散只能单向进行 D . 液泡膜与细胞膜构成了原生质层
6、豌豆的圆粒性状是由R基因控制的,当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控制皱粒性状的r基因.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b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 b过程中,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C . 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D . 该事实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

二、解答题 (共6小题)

1、为了研究外源Ca2+对高NaCl胁迫下菊芋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设计实验,结果见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处理

气孔导度(mmol•m﹣1•s﹣1

光合速率(CO2/μmol•m﹣2•s﹣1

叶片细胞淀粉含量(mg•g﹣1

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施蒸馏水

0.598

21.89

95.2

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施CaCl2溶液

0.624

22.03

94.9

含高NaCl的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施蒸馏水

0.128

11.23

110.1

含高NaCl的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施CaCl2溶液

0.201

15.92

97.4

(1)比较甲组和丙组数据,可说明      对光合作用速率有影响.
(2)CO2进入叶绿体的      部位进行固定,固定的产物是      
(3)高盐处理下,植物细胞失水,可导致      降低,使C02的吸收量减少,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4)高盐环境下,淀粉在叶肉细胞中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施加外源Ca2+后,对NaCl的耐受性更      (填“强”或“弱”),原因是外源Ca2+对淀粉运出叶肉细胞可能起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2、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机体会通过调节代谢产热,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甲、乙、丙表示内分泌器官,a、b表示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甲结构为       , b表示激素      
(2)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 其与甲状腺激素特异性结合,体现了激素仅作用于      特点.若由于自身抗体的攻击使激素受体发生缺陷,与激素结合受阻引起相应病症,这类疾病属于      病.
(3)寒冷刺激下,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对      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      
3、某池塘中养殖有不同食性的鱼类,对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调查分析后,发现该池塘的有机物输出量很大,需大量投放饵料维持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该池塘可看作是一个       , 流经该池塘的总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2)不同食性的鱼类往往占据不同的水层,这种现象体现出群落的      结构.
(3)池塘中肉食性鱼类数量较植食性鱼类数量少,从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4)该池塘若经营不善而废弃后,群落将进行      演替,演替的            与人工养殖时存在很大的不同.
4、已知某植物的大叶(A)对小叶(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实验小组以纯合小叶黄果品种为母本,纯合大叶红果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获得若干F1植株,发现绝大多数F1植株为大叶,仅有一株F1植株为小叶,导致F1植株为小叶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母本自交;二是父本控制叶形的基因发生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确定原因,可继续培育该小叶F1植株,直至其开花结果,观察果实颜色.若果实为      色,则是由于母本自交所致;若果实为      色,则是父本控制叶形的基因发生      突变.
(2)若已证明F1小叶植株是由于父本叶形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填“能”或“不能”)利用F1小叶植株自交来探究两对基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3)如果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让F1大叶植株与母本品种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5、黄花蒿(中药名:青蒿)是菊科蒿属的一种植物.从该植物中提取的青蒿素是一种无色的有机物,对治疗疟疾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为获得大量叶片大、青蒿素含量高的植株,可对高品质黄花蒿利用组织培养进行繁殖,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用于离体培养的黄花蒿芽尖组织片段叫      
(2)若在培养过程中发现愈伤组织只分裂而不分化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则可能原因有:①细胞分裂素用量与生长素用量的比值      ;②激素使用顺序不当,先使用了      
(3)若接种2天后,发现培养基中植物茎尖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      
(4)黄花蒿中的某挥发性药用成分化学性质稳定,易溶于有机溶剂,可采用      法提取,在提取过程中.油水化合物可加入NaCl,其目的是       , 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6、黄花蒿(中药名:青蒿)是菊科蒿属的一种植物.从该植物中提取的青蒿素是一种无色的有机物,对治疗疟疾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为获得大量叶片大、青蒿素含量高的植株,可对高品质黄花蒿利用组织培养进行繁殖,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7、单克隆抗体技术在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莫罗单抗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肾移植病人防止异体排斥反应的第一只单克隆抗体,该药通过与所有成熟的T细胞相互作用,可有效的抑制淋巴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莫罗单抗可通过细胞工程来制各,在诱导细胞融合时,可使用的物理方法有      (至少答出两种),不同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技术手段是利用      诱导细胞融合.
(2)制各过程中还需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融合细胞,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均不能生长,只有融合的      才能生长,这种细胞的特点是      
(3)莫罗单抗若通过基因工程来制备,该技术的核心关键是       , 所用的工具酶是       ,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所采用的技术是      
8、单克隆抗体技术在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莫罗单抗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肾移植病人防止异体排斥反应的第一只单克隆抗体,该药通过与所有成熟的T细胞相互作用,可有效的抑制淋巴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甘肃省兰州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