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省贵阳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6小题)

1、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通过基因工程获得重组DNA分子需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 . 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是由于核酸分子或其载体发生改变所引起的 C . 一定条件下,构成核酸分子的长链可作为新核酸分子合成的模板 D . 个体发育过程中,高度分化和未分化细胞的核酸分子相同,蛋白质不同
2、下列关于人体内突触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多巴胺、肾上腺素、一氧化氮、甘氨酸等 B . 神经递质的作用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C . 神经冲动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 D . 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传递离不开组织液的参与
3、种群和群落是生态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两个层次,下列研究某原始森林的种群和群落所涉及的问题中,属于种群水平研究范畴的是(  )

 

A . 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B . 单位面积印度榕树的数量多少 C . 各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 D . 哪些种群在数量上占有优势
4、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都含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 B . 都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 C . 都能转录、翻译合成蛋白质 D . 细胞通过分裂的方式增殖
5、从同一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切取形状和大小均相同的若干小块,均分为四组,分别浸入①、②、③、④四种各为100ɡ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h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马铃薯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浸泡导致①组中细胞的失水量小于③组的 B . 实验开始时,④中溶液的浓度是最高的 C . 开始时③中溶液的浓度大于马铃薯细胞溶液浓度 D . ②中溶液的浓度与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相同
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运动员长期服用睾酮衍生物很可能会致性器官萎缩 B . 长期缺碘会使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低于正常水平 C . 健康人饥饿时胰岛B细胞活动加强,糖原合成增加 D . 人在遇到寒冷刺激时,机体的散热增加,产热减少

二、非选择题 (共6小题)

1、为了研究叶肉细胞间隙的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若干新鲜的某种植物叶片置于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装置中,测定不同的细胞间隙CO2浓度下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本实验中研究者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2)A→B段,随着细胞间隙CO2浓度的升高,直接导致      (碳的固定/碳的还原)过程加快,C5的消耗      (减少/增多),细胞中生成的C3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      (减慢/加快)了ATP的消耗,进而使叶肉细胞有机物的合成增多.
(3)B→C段,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不再随细胞间隙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此时实际光合速率      (大于/等于/小于)呼吸速率.
(4)本实验的结论是:随着细胞间隙CO2相对浓度增加,叶片细胞光合速率变化情况是:      
2、免疫系统能时刻监视着突变了的“自己”成分,并将它们及时清除;在艾滋病患者中,许多是由于缺少免疫力而死于病菌感染,也有不少是死于癌症.请回答与免疫相关的问题.
(1)免疫系统的功能是:            
(2)HIV疫苗被认为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工具,目前此疫苗在老鼠身上试验成功.实验鼠接种HIV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相应抗体,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            
(3)人类疾病重症肌无力的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乙酰胆碱受体当作抗原,使      被激活而增殖、分化,进而产生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乙酰胆碱不能与乙酰胆碱受体正常结合,导致骨骼肌活动时容易疲劳.因此,重症肌无力是一种      病.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      发育成T细胞,使淋巴因子产生减少,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3、某地100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消长之后,现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森林存在食物链:植物→动物甲→动物乙.研究者考察了动物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个体数

93

187

60

56

51

61

52

34

41

39

166

注: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它以此类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       , 影响该群落演替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2)研究表明,动物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       , 由此推测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3)上表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      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比实际值相比      (偏高/不变/偏低).
(4)若动物乙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植物的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5)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灌木在该生态系统中沿地表随机分布,这      (能/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理由是      
4、在作物育种中,矮生性状一直是农作物性状改良的方向.某实验室利用一定的方法从野生型水稻(株高正常)中获得甲、乙两种矮生突变体,并对其展开了以下研究,结果如下.(注: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

结果1:检测发现,甲植株中仅赤霉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喷施赤霉素后株高恢复正常;乙株各激素含量与野生型大致相等,喷施各种激素后株高都不能恢复正常.

结果2:将甲植株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F1全为正常,F1自交,F2表现型和比例为正常﹕矮生=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提出甲、乙的突变可能是染色体变异所致,请简述从细胞水平对此进行初步判断的思路.
(2)若证实甲、乙为基因突变所致,在实验室常用      方法获得突变体,假设甲植株突变基因为a(A控制赤霉素的产生),乙植株突变基因为B(b基因控制植物激素受体的合成或合成途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只考虑甲、乙为纯合子情况下,将甲、乙植株杂交后得F1 , F1自交得到F2 , 则:

①根据结果2判断,甲植株是由原来的      (显性/隐性)基因突变而来的.

②甲植株的基因型是       , 乙植株的基因型是       , F1表现为      

③F2中表现型矮生﹕正常=       , 理论上F2矮生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5、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食物中毒、肺炎、肠炎等.某研究小组的同学用所学的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方法进行“变质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部分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图.(注:培养皿旁的数字代表菌落数目;实验室条件满足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实验操作规范;实验过程严格做好各项防护防扩散等工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一方面需要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适合的            条件;另一方面需要确保无处不在的其它微生物无法混入.
(2)据图,研究小组采用的是      法分离和计数金黄色葡萄球菌.由样品到4号试管的操作中,第一步,将分别盛有9mL生理盐水的4支试管       , 并编号1﹣4号;第二步,用移液管从样品中吸取1mL牛奶,注入1号试管中,充分摇匀;第三步,重复第二步骤操作,以此类推,4号试管的稀释倍数是      
(3)资料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10%﹣15%NaCL的肉汤中生长;本实验可配制含10%氯化钠的培养基,使之成为      培养基,以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4)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可区分不同种类微生物,这些特征包括菌落的      等方面;在统计菌落数目时,需按照菌落计数的要求计数,以保证计数结果准确.据图可得出1mL牛奶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菌数为      
6、胰岛素是治糖尿病的重要药物.如图是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②称为       . 若以某种生物发育的某时期的mRNA经过程②产生的多种互补DNA片段,与载体结合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称为这种生物的      
(2)      (能/不能)用人体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简述理由:      
(3)与基因组文库的基因相比,由过程④获得的目的基因中不包含      
(4)在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获得A的步骤称为       , A的名称是      
(5)若目的基因中有a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b个,则过程③扩增循环3次,至少提供胸腺嘧啶      个.
7、胰岛素是治糖尿病的重要药物.如图是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贵州省贵阳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