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考模拟押题试卷(一)(衡水金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6小题)

1、下列关于细胞中某些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组成纤维素、淀粉、糖原的单体是相同的 B . RNA可以在细胞核或某些细胞器中合成 C . 抗体的形成与分泌需要ATP直接提供能量 D . 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2、甲乙两种物质在胰岛B细胞内、外的浓度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可以是Na+ , 胰岛B细胞兴奋时Na+内流会导致细胞内Na+浓度高于细胞外 B . 甲可以是氧气,其进入细胞后可以在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参与相关反应 C . 乙可以是DNA,其运出细胞后可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其他细胞 D . 乙可以是胰岛素,其运出细胞时不需要载体的协助
3、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上述过程均需要模板、酶、能量和原料,并且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 在神经细胞和甲状腺细胞中均能进行2过程,并且形成的RNA也相同 C . 过程3中涉及到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D . RNA发生改变,通过5过程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发生改变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 . 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 B .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种子可以促进其萌发 C . 给去掉尖端的胚芽鞘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后仍能生长,说明生长素可促进生长 D .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促进植株生长方面存在协同关系
5、如图是某家族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8不含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B . Ⅲ﹣11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C . Ⅲ﹣12的基因型为aaXBXb D . Ⅲ﹣10和Ⅲ﹣13结婚,所生孩子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6、某人用透明的玻璃瓶,种上几根水草,添加一定量的池塘水,再放入适量的小鱼,定期投入食物,其中的生物可以存活很长时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池塘水中的微生物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 B . 水草所固定的太阳能仅是流经该生态系统总能量的一部分 C . 小鱼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 D . 该装置要放在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

二、解答题 (共6小题)

1、某小组研究镉对青蒿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

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步骤:

①将      的青蒿随机均分为4组.

②分别用浓度为0μmol/L、40μmol/L、80μmol/L、120μmol/L的镉溶液喷洒青蒿叶片,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结果如表:

镉溶液的浓度

(μmol/L)

叶绿素的含量

(mg/g)

青蒿素的含量

(mg/g)

呼吸作用速率(μmol•m﹣2•s﹣1

净光合作用速率(μmol•m﹣2•s﹣1

0

3.20

1.6

4.52

6.82

40

3.22

2.1

4.68

6.87

80

3.23

2.9

4.72

6.89

120

3.22

2.2

4.60

6.90

(2)结果分析: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随着镉浓度的增加,青蒿的呼吸作用速率变化趋势是      

在其他条件都适宜时,用120μmol/L镉溶液处理的青蒿在每天光照12小时情况下,      (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      

③为了进一步确定青蒿素产生所需的镉的最适浓度,实验思路是      

2、骨骼肌牵张反射是人体最重要的反射之一,如图所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梭内肌纤维,效应器位于梭外肌纤维.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与α﹣传出纤维相关的反射弧       , 如果将电极连在肌梭感觉传入纤维处,刺激α﹣传出纤维,则电流表的偏转次数是       , 原因是      
(2)乙酰胆碱(ACh)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当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时,引起突触后膜膜内电位变化是       .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关于它的产生原因有两种假说,第一种假说认为患者突触处不能合成乙酰胆碱;第二种假说认为患者自身产生了一种针对乙酰胆碱的抗体,从而使乙酰胆碱不能发挥作用.研究者为此进行了如下体外实验:

肌无力患者血清

正常人血清

正常人突触小泡提取物

+

肌无力患者突触小泡提取物

+

注:“+”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从实验中可以判断出      种假说是正确的,原因是      

(3)如γ﹣传出纤维受到一定程度破坏,则牵张反射的进行不受大脑的控制,说明牵张反射中枢位于      
3、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A,B,C,D,E,F表示碳循环中的不同成分,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回答相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填字母),图中F表示       . 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2)通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D的种群密度,则D种群具有的相应特点是       . 调查发现D种群的各年龄期比例适中,可知该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出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
(3)草原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生态平衡的能力,该能力称为       , 生态系统的      越复杂,这种能力越强.
4、某植物的花有白色、蓝色和紫色三种类型,已知花色形成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回答相关问题:

(1)该植物的花色形成过程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2)基因A,a与B,b存在如图2所示三种情况:

现在有多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让其自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如果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则符合第一种情况;       , 则符合第二种情况;       , 则符合第三种情况.

(3)如果控制花色的基因符合图中所示的第三种情况(不考虑交叉互换),该植物的高茎(显性)与矮茎受另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并且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Ee的植株产生的配子      种,基因型AaBbEe植株进行自交,后代高茎紫花所占的比例为      
5、某植物的花有白色、蓝色和紫色三种类型,已知花色形成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回答相关问题:

6、硅酸盐细菌可以将土壤中不溶性的含钾矿物(如长石、云母)以及磷灰石等分解转化,释放出水溶性的钾、磷,将土壤中的无效磷钾转化为速效养分.现代工业可将硅酸盐细菌制成细菌肥料,达到增产目的.硅酸盐细菌在无氮培养基、钾细菌培养基以及硅酸盐细菌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如表1是硅酸盐细菌培养基的一种配方.

回答下列问题:

表1:

硅酸盐细菌培养基的一种配方

葡萄糖

10.0 g

MgSO4•7H2O

0.2g

CaCO3

0.2g

K2HPO4

2.0g

NaCl

0.2g

K2SO4

0.2g

琼脂

20.0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溶至1000mL

表2:

培养基种类

各稀释度对应的平均菌落数

菌落直径

(mm)

103

104

103

104

无氮培养基

32

3

2

0

1.0~2.0

钾细菌培养基

36

6

4

0.6

多数小于1.5

硅酸盐细菌培养基

50

8

5

1.2

多数大于2.0

(1)根据硅酸盐细菌培养基的配方可知,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原因是      
(2)培养硅酸盐细菌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培养基的灭菌一般采用      法.配制培养基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3)表2的名称是       , 在进行接种时,所有的操作都应在      附近进行.在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硅酸盐细菌时,第二次及之后的划线,总是在上一次划线末端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      
(4)在进行表2所示实验的同时也设置了空白对照,空白对照的培养基中       , 说明培养基灭菌合格;根据表2数据可以得出,用      培养基筛选硅酸盐细菌的效果最好.
7、病毒介导基因转移是现在基因治疗研究的最新方向,美、法等国成功采用腺病毒载体进行心、脑、肺、肝内胆管和肌肉组织的体内基因转移.其具体思路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目的基因,通常采用      技术,在操作步骤中包括两次升温和一次降温,其中降温的目的是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      
(3)作为接受转移基因的体细胞应具有的特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在进行细胞培养时,当细胞贴满瓶壁时需用      酶处理,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液中还需通人无菌气体,其中通入CO2的目的主要是      
(4)如果检测发现目的基因被成功导入了受体细胞,但却没有检测到目的基因相对应的蛋白质,应考虑位于目的基因首端的      和末端的      是否设计好,并从这方面进一步改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考模拟押题试卷(一)(衡水金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