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易错题集(十)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30小题)
①“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②新政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争议 ③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 ④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
时间 | 措施 |
1932年1月 | 签署联邦土地银行法,用以扩大富有农场主的救援 |
1932年7月 |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 |
1932年8月 | 签署紧急救济和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
1932年12月 | 要求国会通过一项调整耕地面积的法令 |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福利国家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④“冷战”期间武器购买力的增长
宣传画是“看得见”的历史。图一和图二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两者都( )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GNP年增长 | 失业率 |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 |
1968~1972年 | 4.3% | 3.2% | 4.8% |
1973~1975年 | 2.4% | 5.3% | 9.4% |
年份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1950 | 7.0% | 38.0% | 55.0% |
1980 | 2.5% | 33.4% | 64.1% |
2006 | 1.0% | 20.0% | 79.0% |
上表反映出( )
二、材料题 (共2小题)
材料一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罗斯福1938年谈到“新政”时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摘编自李克强《在上海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讲话》
运用中外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所述政府职能与市场活力的关系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材料中所述政府职能与市场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关系,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