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十六)现代诗歌与古诗文阅读

年级:小升初 学科:语文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真题训练(共7小题)

1、鉴赏小诗。

故  乡

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

我在画中走来走去,

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


远远地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

一抬头,便能看见,

每当月下,

透过一层薄薄的纱。


将要回到故乡的时候

……

(1)这首小诗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这首小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诗人为什么说身在故乡时,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而远离故乡时,故乡则是一幅“挂”起来的画?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

渭城朝雨汜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古诗(一)是      代诗人      写的《      》;古诗(二)是      代诗人      写的《      》。

(2)解释下面的字。

①莫:          ②更:      

(3)这两首诗都是先写      ;再写      

(4)比较阅读两首古诗,看看它们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3、对比阅读。

(一)读唐诗,忆将军。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苹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读故事,识将军。

孪广巧退故兵

    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奉命抵挡匈奴南进。

    一天,有三名匈奴兵又来侵扰,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一直追了几十里地,终于追上,杀了两名,活捉一名。李广的队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正向这里开来。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是舟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

    李广沉着地对部下说:“我们只有百余骑兵,离大营还有几十里远。如果我们逃跑,匈奴部将必定追杀我们。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反倒疑心我们有大部队埋伏在附近,他们绝不敢轻易进攻。所以我们只能进,不能退。”

    部将们听了李广的话,依计而行,跟着李广继续前进。

    到距离敌阵仅二里地的地方,李广又下令:“全体下马休息。”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休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着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李广立即命令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然后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慌,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匈奴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袭毒,慌慌张张地领兵逃跑了。

    奉广的百余骑兵安全返回了大营。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但使:          平明:      

(2)诗中提到的“龙城飞将”和“夜引弓”的将军是同一个人,他是      代名将      

(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括号里。

镇定——          察看——      

(4)弄懂了“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意思,你是不是知道了王昌龄为什么会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感叹?

(5)《塞下曲》通过      这一情形写出了将军的英勇善战,《李广巧退敌兵》通过写李广发现      ;距离敌阵二里地命部下      ;见试探军官      这一系列做法诱敌上当,突出了“巧”字,从中我们看出李广是一位      的将军。

4、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诲”在文中的意思是      

(2)找出两个人学弈时不同表现的句子。

(3)选出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 )

(3)
A . 思/援弓缴/而射之 B . 思援/弓缴/而射之 C . 思援弓/缴/而射之
(4)本文要说明的道理,正确的一项是( )

(4)
A . 学习要善于观察,实事求是。 B . 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是因为智力上有差别。 C . 学习应专心,不可三心二意。
5、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杨生之犬

杨生畜一犬,甚爱之,行止与俱。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往视,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曰:“以此大见与,便当出尔。”生曰:“此狗尝屡次活我,不得相与,其余均可。”行人曰:“若不相与,便不相出。”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日,犬夜走归杨生家。

(1)为下列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若不相        A.和  B.结交  C.给  D.赞成

②犬颈下视井中        A.延续  B.伸长  C.举  D.导引

(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的句子的意思。

(3)文中“甚爱之”中的“之”指      ,“生知其意,遂应之”中的“之”指      

(4)杨生答应行人要求的原因是      

6、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1in)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潘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并理解整个词句。

南郭(      )士:      

(      )一一听之:      

(2)给古文加上合适的题目(成语)。

(3)请从以下角度说说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

①从南郭处士的角度:      

②从齐宣王的角度:      

7、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令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gēng gèng)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予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lǘ),张抉(mèi)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xiāo xiào)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1)为文中的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gēng gèng)道    不       (xiāo xiào)主

(2)用自己的话来理解画线句子。

(3)出自本文的三个成语是                  ,这三个成语用了      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齐国人多。

(4)这则古文告诉我们,晏子是一个      的人。(请用两个四字词语回答)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年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十六)现代诗歌与古诗文阅读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