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十)

年级:中考 学科:语文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

1、要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chái      使也交xiè       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jí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jīn      簌簌地流下眼泪。

2、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④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⑤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            

⑥国庆假日,杨丹与家人沿着崎岖小路登上天竺峰顶,极目远眺,周围的美景尽收眼底。她不禁慨叹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文言字词。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      

②荆之地五百里      

③卒有所闻       

④两战战      

4、

根据相关提示,在表中序号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②      

二、古诗文阅读(共3小题)

1、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新凉

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晕】①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②田畴:田野。

(1)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      的景象。

(2)“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间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 , 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成称“蔡侯纸”。

【注释】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自古以来都是把字写在或刻在竹片上,再编成册。②缣(jiān):细的绸绢。③并不便于人:并且不便于人们使用。 ④树肤:树皮。⑤敝布:破布。  ⑥元兴:东汉和帝的年号。  ⑦蔡侯:即蔡伦,曾被封侯。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1)
A . 元兴元年奏之(往上) B . 其能(以……为善.夸奖) C . 伦乃造意(首先提倡) D . 故天下称“蔡侯纸”(都)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2)
A . 造意    不知有汉 B . 自古书契多编竹简    能径寸之木 C . 元兴元年奏上    高尚士也,闻 D . 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力恶不出于身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

(4)造纸术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请联系实际说说造纸术给自然界带来了哪些危害。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肃王与沈兀用

(宋)陆游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 , 馆于燕山愍忠寺。暇目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 , 凡三干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阚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阀,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 , 略无矜色。元用骇服。语云:“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信不诬也。

【注释】①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肃王:北宋末年宋徽宗第五个儿子,封肃王,后出使金国不归。沈元用:宋朝大臣。②虏:指北方的金国。③偶俪:对仗工整。④矜:夸耀。⑤他语:说别的事情。⑥骇服:吃惊佩服。⑦诬:虚假。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词。

①肃王与沈元用同使      

②元用强记      

③取纸追      

(2)下面句子与“即取笔尽补其所阙”中的“其”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
A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B . 而竖其左膝(《核舟记》) C .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D .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肃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

(4)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十)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