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a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观察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比较四种物质:CO2、SO2、MnO2、NO2 , 它们的共同点是( )
A . 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
B . 构成中都含有氧分子
C . 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质量比都是2:1
D . 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 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未知) | 26 | 2 | 12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 . 乙是反应物
C .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 .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3、据有关资料介绍,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成年人缺钙会得软骨病;血液中也有少量钙,它对皮肤伤口处血液的凝固起着重要作用.这里的“钙”是指( )
A . 钙单质
B . 钙元素
C . 氧化钙
D . 氢氧化钙
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地球上淡水资源是丰富的,只是分布不均匀
B . 城市生活废水必须经过净化后再排放
C . 应用喷灌、滴灌的方法代替大水漫灌来浇灌农田和园林
D .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生产带来麻烦,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软硬水
5、以下生活中的实例,不能证明空气中所含物质的是( )
A . 小白鼠可以密闭容器中存活一段时间﹣﹣含氧气
B . 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上有一层白膜﹣﹣含二氧化碳
C . 煤炉通风口盖住后燃烧不旺﹣﹣含二氧化碳
D .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外壁会潮湿﹣﹣含水蒸气
6、某化合物R,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3O2
2CO2+3H2O,下列化学式符合R的是( )

A . C2H6
B . C2H6O
C . C2H4
D . C2H4O
7、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
A .
B .
C .
D .




8、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 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 . 2H:2个氢元素
C . CO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D .
: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

9、集气瓶被誉为“万能瓶”,如下图装置是其中的一种.当被收集的气体从a口进入时,瓶内空气从b口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现若将被收集的气体从b口进入,则它可收集的气体为:①H2②CH4③CO2( )
A . 只有①
B . 只有①和②
C . 只有③
D . ①②③均可
10、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 . 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 . 石油油井着火,用大量水烧灭
11、将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 )
A . 14:11
B . 11:14
C . 7:11
D . 11:7
12、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往试管中加入锌粒
C . 称量氢氧化钠
D . 收集氧气




13、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鲜奶制酸奶
B .
黄豆酿酱油
C .
糯米酿甜酒
D .
水果榨果汁




14、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 .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 .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 .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从C、H、O三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横线上:①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②“西气东输”的主要气体是 ;③用煤炉取暖时易发生中毒,主要是由于室内 排放不畅引起的.
2、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
3、“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是近年的热门话题.化石燃料在燃烧时所产生的污染物有 (至少写两种),请列举一种你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做法 .
4、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如图1).请回答:
(1)根据图2的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填①、②或③).
(2)实验时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燃烧,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5、如图是转化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微观示意图.
(1)反应前的图示中含有 种分子;
(2)图中所示的化学方程式 ;
(3)从图中你还能获取的信息是 .
6、排列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如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请判断下列两组物质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1)HCl、Cl2、NaClO、KClO3、HClO4 , 排列规律是 ;
(2)P2O5、H2SO4、H2CO3、CO2、CO,排列规律是 .
三、简答题(共4小题)
1、请说明在实验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必须先进行的原因.
①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②用排水法集满氧气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
2、如图是实验室常用装置.
(1)若连接甲、乙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将甲、丙装置相连,用丙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则丙装置中应装入什么药品?A导管应和丙装置哪一端导管相连?
3、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乙、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甲是单质;乙、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 ;乙转化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
4、请用化学方法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括号中的杂质,写出除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氯化钠(碳酸钠) ;
(2)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
四、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 ;② .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内过长的原因是 ,若用C装置收集O2 , 验证集气瓶中装满氧气的方法是: .
(3)在实验室里,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制取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选择此收集装置的原因 ,写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将12.5g石灰石样品(含少量杂质,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4.4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102.5g,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