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成语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滴水成冰 B . 聚沙成塔 C . 死灰复燃 D . 破釜沉舟
2、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 . 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 不同的酸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是因为解离生成的酸根离子不同
3、近日,连续多日的雾霾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危害,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   )
A . 大力植树造林 B . 垃圾集中焚烧 C . 乘坐公交出行 D . 使用清洁能源
4、如图是四位同学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_x0000_i1025灭火所采取的方法连线 B . _x0000_i1026气体的收集方法连线 C . _x0000_i1027物质的性质及其组成或结构关系的连线 D . _x0000_i1028物质及其用途的连线
5、如表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硝酸铵固体加入水中

溶液温度降低

该反应吸热

B

将一根未打磨的铝条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无紫红色固体析出

铝不如铜活泼

C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显酸性

D

高温下,将CO通过氧化铁粉末

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CO具有还原性

A . A   B . B   C . C   D . D
6、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 .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 . 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7、下列生产生活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原理正确的是(   )
A . 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炼铁:CO+Fe2O3  Fe+CO2 B . 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2+3H2O C . 用酒精做燃料:C2H5OH+3O2  2CO2+3H2O D . 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症:H2SO4+Mg(OH)2═MgSO4+2H2O
8、鉴别与除杂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下列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A

鉴别硬水与软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B

除去CO2混有的少量CO

通入过量氧气,点燃

C

鉴别奶粉与淀粉

滴加碘水,观察颜色变化

D

除去CuO粉末中混有的少量C粉

在足量空气中灼烧

A . A   B . B   C . C   D . D
9、如图为Na2SO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含少量Na2SO4的NaCl

②45℃时,使Na2SO4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措施仅有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水3种

③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中加入15g NaCl粉末并振荡,会出现浑浊

④将相同质量的Na2SO4和NaCl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至10℃,前者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0、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 B . 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 . 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 . 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

二、填空与简答(共3小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2)氦气      
(3)硝酸铵的阴离子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2、厨房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许多人都喜欢吃牛肉,牛肉中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2)判断煮饭用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取适量的水,加入肥皂水检验,若观察到水中起泡沫较少浮渣较多,则证明是      ,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      
(3)现在铁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      性,同时还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如果铁元素摄入量过少会引起      
(4)餐具上的油污可用洗洁精来洗掉,这是利用洗洁精的      作用.
3、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以下是某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常用的操作方法是      

(2)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将海水进行      可得到粗盐;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SO42、Ca2+、Mg2+等杂质,有如下操作:①溶解;②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NaOH溶液;⑥蒸发结晶;⑦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序号填一种合理组合).

(3)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如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上述过程中,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      ,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      ,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某化学小组Ⅰ探究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性质实验.如图是有关实验的部分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a仪器的名称为      ;甲同学用A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乙同学用B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那个组合更便于控制反应      (填写甲或乙);
(2)甲同学利用装置D进行性质实验时,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将红色液体充分加热未能重新变为紫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为使上述红色液体加热后能重新变为紫色,在气体通入装置D之前可接入上图装置      (填字母序号);在该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乙同学将CO2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经过思考讨论后,设计了如图G装置,使该反应有了明显现象,则该装置G中的现象为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只有CaCl2

猜想二:      

猜想三:含有CaCl2、Ca(OH)2

猜想四:含有CaCl2、Ca(OH)2、HCl.

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      

(2)【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可如下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二是成立的.请你帮他们填写有关实验步骤或实验现象.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方案一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方案二

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烧杯中的溶液

      

(3)【反思交流】

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CaCl2 , 需要除去杂质,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然后过滤,该除杂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四、计算与应用(共2小题)

1、化学家TimRichard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请计算:

(1)一个“小狗烯”分子中有      个原子.
(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比).
2、为测定某种铝铜合金的质量分数,探究小组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端号

 铝铜合金的质量(g)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生成H2的质量(g)

 实验1

 30

 392

 2

 实验2

 30

 588

 3

 实验3

 30

 600

 2

(1)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该铝铜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