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2小题)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材料一: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郡,东南至余杭,沟通了五大水系。大运河不仅承载着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也漫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深重苦难。大运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积淀了底藴深厚的运河文化,成为华夏民族强盛不衰的灵魂。中国文化中心由此往南迁移,大致上也是沿着运河的西北东南方向前进的。明清以来,繁忙的大运河更是将富庶的江南与帝国心脏紧密相连,带动了运河城市的整体兴盛,其历史意义早已超脱桨声灯影的本体。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浅梗,河运日益困难。宣统年间,津满铁路通车后,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为铁路所代替。辛亥革命后,漕运寿终正寝。
——摘编自《大运汗漕运的兴衰》
材料二:英国运河的兴起时间与工业革命的兴起时间基本重合,其在天时、地利、人和政策的综合因素促进下,在短短数十年间成长为当时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是英国运河从繁荣到衰落的主要时期。—项具有良好前景的行业,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走完了兴起到衰落的全过程。……与铁路的规格统一相比,标准不一的运对竞争力处于下风。工业革命对英国运河的发展是把双刃剑。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运河的兴衰》
材料: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他们因此不顾孙中山的反对,情愿同袁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至于三民主义,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和民生主义,只接受了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他们也无视孙中山三阶段的革命方略,只是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并优待废帝,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WWW.ziyuanku.com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例证所提观点。(要求明确写出所提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在晋文公即位之前,晋国内乱频繁发生,国内阶级矛盾积累已久。韩原之战战败后,晋国通过大量征收军赋来弥补耗费的军力,导致赋税十分沉重。很多人民被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非常尖锐,晋国迫切需要减轻奴隶债务和腹水来缓解社会矛盾。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开始按军功大小奖助人们土地、奴隶和官职,改变了传统“不劳而获”世卿世禄制的分封标准,给晋文公推行新的世卿世禄制打开了缺口,晋文公即位后,总结了惠、怀二君丧失民心的教训,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笼络人心,确立了以“贤、能、德、义”为标准的分封原则,提拔了许多贤能义德之士,形成了新的世卿世禄制。此外,晋文公还确立了“贤、能”的用人标准,他将才华横溢的先轸升为中军元帅,还规定异姓宗族“掌其远官”。
——摘编自《晋国改革与社会发展》
材料:苏联对日参战后,大有席卷整个朝鲜半岛之势,为阻止苏军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美国提议“以北纬三十八度”为界分别在朝鲜接受日军投降,得到苏联同意,朝鲜半岛解放以后,各种政治势力未能形成合力,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思想为标杆,左右两派的分离日趋表面化、复杂化、尖锐化。中国共产党红色政权的建立,东北亚政治格局顷刻间失去了往日的平衡,在东北亚有着重大利益的美国立刻对东亚战略进行调整。
在《朝鲜停战协定》墨迹未干之时,美韩签订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美国进一步将东北亚的军事同盟关系扩大到朝鲜丰岛。 1951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的旧金山会议上,达成《旧金山和约》,日本从法律上恢复了国家独立,迈出了重返国际社会的第一步,1961年,朝解同中国、苏联正式签订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朝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周恩来曾经深刻指出朝鲜战争是局部的,但是朝鲜战争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搞编自王秀丽《朝鲜战争与东北亚格局的形成》
材料: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陆九渊任荆门军知军。他上任后,正值金兵南侵压边境,他便主持构筑荆门城,并开挖了护城河渠。还大刀阔斧地改革荆门军的税收弊端和不合理体制以及官场的陈规陋习,重视整军习武。废除了荆门境内税卡,减免捐税,一时间荆门商贾云集,税收日增,民讼渐息,盗贼敛迹。守边防,固前沿,从此荆门有了城池,他大力阔斧地改革荆门军的税收弊端和不合理体制,以及官场的陈规陋习,重视整军习武,提拔人才。他宣讲心学,崇教化,易风俗;引导民众从内心自觉履行道德仁。他废除了荆门境内税卡,减免捐税,一时间荆门商贾云集,税收日增,民讼渐息,盗贼敛迹。
——摘编自(荆州地方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