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高一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 .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

A . 负极,被氧化 B . 正极,被还原 C . 负极,被还原 D . 正极,被氧化
2、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极大的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贡献在于(   )

A . 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B . 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 C . 揭示了燃烧的本质 D . 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
3、1mol碳完全燃烧后可放出393.5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C(s)+O2(g)=CO2(g)△H=+393.5 kJ/mol B . C(s)+ O2(g)=CO(g)△H=﹣393.5 kJ/mol C . C+O2=CO2△H=﹣393.5 kJ/mol D . C(s)+O2(g)=CO2(g)△H=﹣393.5 kJ/mol
4、关于化学反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放热的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

②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

③吸热反应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④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NH3分子的电子式: B .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C . F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 N2的结构式:N≡N
6、下列各组顺序排列不正确的是(   )
A . 熔点:SiO2>NaCl>CO2 B . 热稳定性:HCl>H2S>PH3 C . 金属性:Na<Mg<Al D . 酸性强弱:H2SiO3<H2CO3<HNO3
7、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   )
A . 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B .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C .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 D . 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上的电子数
8、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   )
A . 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B .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C .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 D . 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上的电子数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 B .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个 C . 氢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D . 氧元素位于第2周期ⅥA族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 B .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个 C . 氢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D . 氧元素位于第2周期ⅥA族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 . 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共价键 C .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 在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 . 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共价键 C .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 在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
13、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14、下列叙述中,金属A的活泼性肯定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
A . 1 mol A 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的H2比1 mol B生成的H2 B . 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 . 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D .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1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 B .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稀有气体除外)发生周期性变化 C .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 D .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16、据报道,最近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H3分子,则H2和H3属于(   )
A . 同位素 B . 同素异形体 C . 同分异构体 D . 同种物质
17、对于反应:2SO2+O2⇌2SO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大反应速率 B . 通入过量的O2可以使SO2转化率达到100% C . 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D . 增大O2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18、合成氨反应:3H2+N2⇌2NH3 , 其反应速率分别为v(H2),v(N2),v(NH3)(用mol•L﹣1•s﹣1表示),则正确的关系式是(   )
A . v(H2)=v(N2)=v(NH3 B . v(N2)=2v(NH3)  C . v(H2)= v(NH3 D . v(N2)=3v(H2
19、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P(g)+Q(g)⇌R(g)+S(g),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 P,Q,R,S的浓度相等 B . P,Q,R,S在容器中共存 C . P,Q的反应速率相等内部 D . P,Q,R,S的浓度不再变化
20、下列反应可以表示如图的能量变化的是(   )

A . Al和Fe2O3的铝热反应 B .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 . NaOH溶液与CH3COOH溶液反应 D . 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21、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 . 稀硫酸   B . Cu2SO4溶液   C . 酒精溶液   D . 稀硫酸
22、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 . 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 C .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 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23、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B不易腐蚀.将A、D在稀盐酸中构成原电池,电流由A通过导线流向D.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DCAB B . DABC C . DBAC D . BADC
24、下列热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2SO2+O2═2H2O△H=﹣196.6 kJ/mol B . 2H2(g)+O2(g)═2H2O(l)△H=﹣517.6 kJ/mol C . H2(g)+ O2(g)═H2O(l)△H=﹣285.8 kJ D . C(s)+O2(g)═CO2(g)△H=+393.5 kJ/mol
25、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20s内从1.0mol/L变为0.2mol/L,则在这20s内以A浓度的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 . 0.04 mol/(L•s) B . 0.04 mol/L C . 0.08 mol/(L•s) D . 0.08 mol/L
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加入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B .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也越大 C . 固体颗粒大小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D . 反应速率主要由反应物性质决定
27、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B .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 . 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D . 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
28、在电解池中,阴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
A . 还原反应 B . 氧化反应 C . 失去电子被氧化 D . 得到电子被氧化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已知4g硫粉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放出37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氢氧燃料电池(当电解质为NaOH溶液时)负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式      ,电池总反应      
3、根据如图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原电池总离子反应式是      
(2)外电路电流的方向是从      (填Zn到Cu或Cu到Zn).
(3)在电池的工作过程中,Zn极质量变化了3.25g,则Cu极质量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电路中转移电子为       mol,铜表面析出了氢气       L(标准状况下).

4、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请填写下列空格:

(1)C电极是      极,发生反应的是      (填微粒符号),该微粒在反应中      电子(“得”或“失”),发生      反应(“氧化”或“还原”),反应现象为      ,电极反应式      
(2)总方程式为      
(3)上述电解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      ,被还原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4)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5、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请填写下列空格:

6、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A

2

D

E

G

3

B

C

J

F

H

I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      ,可用于制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是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      
(4)在B、C、D、J、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