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18

10

2

21

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

A . 反应物是X和Y,生成物是Z和Q B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Q可能是催化剂 C . Y、Z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X中元素种类相同 D . 反应后Q的质量为24g
2、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 烧杯 B . 量筒 C . 托盘天平 D . 蒸发皿
3、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B . 食物腐烂 C . 汽油挥发 D . 活性炭净水
4、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
A . 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B . 焚烧秸秆垃圾 C . 大力植树造林 D .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5、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以下性质和用途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坚硬用于裁玻璃 B . 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 C . 金属钨的熔点高可作保险丝 D .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6、下列物质是按一定规律顺序排列的,在NH4Cl、N2、N2O、X、N2O3、NO2、KNO3的排列中X应是(   )
A . NO B . N2O5 C . KNO2 D . (NH42SO4
7、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 固态氮、干冰、冰水共存物 B . 稀有气体、稀盐酸、碘酒 C . 液态氧、蒸馏水、透明的河水 D . 合金、煤、石油
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 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9、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下列关于乳酸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乳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B . 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 C . 乳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 . 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10、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 . 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 . 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 . 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B . 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C . 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雾 D . 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铜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12、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 . Cu、Ag、ZnSO4溶液 B . Cu、ZnSO4溶液、AgNO3溶液 C . Zn、Ag、CuSO4溶液 D . Zn、Cu、稀硫酸、AgNO3溶液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2个硫原子      ;5个硫酸根离子      ,氧化铜中铜显+2价      

2、用所学的化学原理解释下列现象:
(1)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      
(2)需长期保存的文件,档案要求用碳素墨水填写,原因是      
(3)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和加了洗涤剂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是不同的,后者的原理是      
(4)铝制品耐腐蚀,原因是:      
3、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      
(2)通常用作致冷剂和人工降雨剂的是      
(3)稀土元素铕(Eu)是激光和原子能应用的重要原料,已知铕的化合价是+3价,则氧化铕的化学式为      
(4)常用燃料完全燃烧可以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燃煤制成蜂窝状的目的是      
4、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A,B,C,D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2)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3)从E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有      (答一条)
5、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D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试推测E的化学式:      
(2)写出A→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三、简答题(共4小题)

1、化学反应的快慢、现象、生成物等与反应物的量有着密切关系.请各举一例说明:
(1)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2)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      
(3)反应温度不同,反应速率可能不同      
2、写出一个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2)酒精的燃烧:      
(3)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附着一层白色物质:      
(4)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可在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因为它能与CO2反应,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一个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实验桌上放置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如图所示).

请你猜想一下是什么气体?

(1)写出两种可能性      
(2)并对其中一种猜想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5、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小丽为探究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石蕊是一种色素,遇到酸变红色,酸是一类物质,能使石蕊变成红色.

【实验设计】她先用紫色石蕊溶液将白色滤纸浸润,干燥后做成紫色的小花,然后按所图所示进行实验.

观察到实验(Ⅰ)和(Ⅲ)中的小花变      色,(Ⅱ)中的小花不变色.

【评价反思】小虎对小丽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和水反应生成了酸”,两位同学仔细讨论后认为还需补充如下一个实验,才能得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拓展应用】二氧化硫也是实验室一种污染气体,实验室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少      ,以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四、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

1、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CO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外,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 ,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只能用为D的原因:      
(3)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4)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制氢气,现有6.5g锌和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