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常见的化学反应及其应用
年级:中考 学科:科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序号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反应的因素 |
A |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反应物浓度 |
B | 碳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 反应温度 |
C |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催化剂 |
D |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 反应物的种类 |



①56 g Zn和Fe2O3的混合物 ②100 g MgCO3和Al的混合物 ③84g Mg和Fe的混合物 ④100 g BaCO3和Cu的混合物


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
图中甲、乙、丙三个椭圆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某种属性或某类物质,能构成图示关系的是( )
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共4小题)
错误观点 | 否定例证 | |
例 |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CO+CuO |
① | 金属单质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
|
② |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
③ |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
|
中国科研人员首次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金属铀和二氧化铀按要求制成一定尺寸和形状的燃料棒或燃料块,就可以投入核反应堆使用.此反应堆活动核能的途径是 (选填“裂化”或“聚变”).目前工业上的金属铀可用四氟化铀(UF4)和镁通过热还原法来制备,化学方程式为UF4+2Mg U+2MgF2 , 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方案一:称取样品10.65g,加水完全溶解,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19.70g.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判断该厂的产品是否属于优等品.(杂质可溶于水且不与氯化钡反应)
方案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准确测量排出水的体积,也可计算样品的纯度.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但实验后同学们发现所测的碳酸钠的纯度偏低,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装置气密性良好)
三、探究题(共2小题)
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1的金属锡粉.
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 .
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m3 .
④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
小黄用如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必要的固定装置已略去)。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和水;
③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
④由A向B中滴加试剂至过量;
⑤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 mL(该气体密度为ρg/L;
⑥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重,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W g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问题。
四、综合题(共5小题)
小金为了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借助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了两次实验,两次实验的部分设计如表所示:
实验1 | 实验2 | |
MnO2的质量/克 | 0.5 | 0.5 |
5%的H2O2的体积/毫升 | 40 | 待填 |
水浴温度/℃ | 20 | 80 |
Mg3N2固体与水反应:
Al4C3与稀硫酸反应:
A.Na2O2+2HCl=2NaCl+H2O2 B.Cl2+H2O2=O2+2HCl
C.2H2O2=2H2O+O2↑ D.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上述反应中,H2O2只作氧化剂的反应是(填代号,下同) , H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反应是 。
如图所示,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垂直固定在等臂金属杠杆的中央且可以随杠杆左右移动。杠杆两端分别悬挂等质量、等体积的金属锌球,此时杠杆平衡。再将铁球同时分别浸没到密度相同的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
另一期节目,蓝色的“污水”中注入“神秘水”后立即变得澄清透明。“污水”是单宁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加入无色的“神秘水”草酸后,污水变澄清。其中的一个反应为2C76H49O46Fe+H2C2O4 2C76H50O46Fe+2X,则X的化学式为 ;草酸(H2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